抗戰閱兵儀式彰顯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實力
抗戰閱兵儀式彰顯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實力

文章來源:規劃發展局 發布時間:2015-09-11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檢閱部隊。閱兵儀式上,共計40多種型號的500多件武器裝備、20多種型號的近200架飛機接受檢閱。這些裝備和飛機絕大多數由中央企業研發和制造,集中展示了中央企業在保障國防安全方面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充分體現了中央企業在我國武裝力量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捍衛國土的堅強力量。本次閱兵的地面武器裝備方隊中,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等4個模塊共計21個方隊,集中體現了我軍的現代化攻防能力。這些方隊受閱的武器裝備主要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東風公司等中央企業研制生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生產的各型導彈是我國戰略戰術打擊和防御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受閱型號、數量空前,涵蓋了“遠中近”、“核常新”等不同梯次,包含了“空海陸”、“高中低”等不同區域,展示了中央企業強大的導彈武器裝備研制能力,構筑起我國新一代防務對抗體系。兵器工業集團最新研制的主戰坦克、裝甲突擊車在火力、機動性和信息化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滿足信息化戰場條件下的作戰要求;最新式反坦克武器已實現車輛、直升機、無人機多平臺應用,具有實施精準打擊的能力;自行火炮主要戰術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名副其實的“火力鐵拳”。兵器裝備集團研制的自行高炮具有反應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自行高炮武器,武警反恐突擊車具有較高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是本次閱兵中最新型的戰車,同時,兵器裝備集團還為徒步方隊提供了5.8毫米手槍、5.8毫米自動步槍等全部手持槍械。東風公司研制的“猛士”越野車是我國首次開發成功的系列化、多用途高科技機動作戰平臺,性能超越美軍“悍馬”。在閱兵儀式上,這種越野車用作全部五位受閱中將的座車,成為全部19個輪式方隊的領隊車,這種越野車的多種改型還在輕型突擊車方隊、總參信息化方隊和白求恩醫療方隊中接受了檢閱。
圖1:受閱導彈
保衛藍天的中國戰鷹。本次閱兵中,共有10個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受閱飛機按照作戰模塊分為空中護旗、領隊機、預警指揮機、海上巡邏機、轟炸機、加受油機、殲擊機、艦載機、直升機等梯隊,創造了新中國歷次閱兵的機隊規模和機型數量之最。這些飛機全部由中航工業研制生產,其中,轟-6K中遠程轟炸機、運-8指揮通信機等多款機型是首次公開亮相。受閱飛機涵蓋了我國軍隊現有先進作戰和保障機種,與2009年閱兵相比,飛機水平整體前進了半代,實現了殲擊機從三代到三代半,從陸基作戰飛機到艦載機,直升機從二代到三代,武裝直升機從通用改型轉變為專用武裝直升機的跨越,集中體現了我國航空工業近年來依靠自主創新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外,中航工業研制生產的偵察打擊一體無人機等也在地面無人機方隊中展示。
圖2:受閱戰機
戰無不勝的有力保障。地面裝備分隊中的信息支援和后裝保障模塊共6個方隊,體現了我軍具備打贏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支撐保障能力。這些高科技信息系統和后勤裝備主要由航天科工、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科等中央企業研制。航天科工生產的通信指揮車、后勤綜合保障車、高機動急救車,兵器工業集團生產的裝甲搶救車、裝甲搶修車、拆裝修理車等新型后勤保障裝備,為搭建可靠的后勤保障體系提供了有效支撐。中國電科研制的預警雷達具有高機動、高可靠性、高性能和獨立作戰能力,擔負著我國國土防空的重要使命;研制的機載雷達、通信、導航、電子戰等裝備裝載在多型受閱戰機上,其中空警-500預警機的機載雷達是首次公開,這種雷達采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預警探測距離遠,從裝備到元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為我國軍事力量在信息化作戰條件下取得優勢提供了保證。
圖3:受閱雷達
保障閱兵的幕后英雄。除各型武器裝備之外,中央企業為保障本次閱兵儀式的順利進行,在多個后勤保障領域積極提供高科技設備和服務,體現了央企的創新實力。在閱兵車輛方面,一汽集團自主研制生產的新型紅旗轎車成為閱兵檢閱車;在通信服務領域,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采用多種網絡優化手段,確保閱兵現場通信暢通,中國普天承建的北京政務無線(4G)專網圓滿完成了閱兵沿線道路現場安全監控和執勤任務;在衛星定位和氣象監測方面,航天科技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測量技術、氣象保障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裝備配套方面,中船重工為全部27個車輛方隊和部分受閱飛機提供了蓄電池;在閱兵直播報道方面,電信科研院研制的全自動便攜衛星通信站和音視頻傳輸高清單兵系統為現場記者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直播服務;在被裝制造方面,新興際華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藝,為閱兵提供了超過80%的軍服軍飾和90%的軍鞋軍靴。
圖4:紅旗檢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