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粉沙質海岸泥沙運動規律研究及工程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交集團粉沙質海岸泥沙運動規律研究及工程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

文章來源:規劃發展局 發布時間:2015-07-30
粉沙質海岸極易形成泥沙淤積,曾被列為“建港禁區”,國內外在這類海岸港口建設方面既無理論指導和技術標準,也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由于經濟建設發展需要,我國上世紀90年代起陸續在這類海岸建港,此后這些港口遭遇嚴重的泥沙淤積,被迫停航封港,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交集團聯合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工程建設企業等,針對粉沙質海岸泥沙水力特性、運移形態、淤積規律、航道治理方法及工程應用等課題開展攻關,歷經十余年,攻克了制約粉沙質海岸港口建設與發展的工程技術瓶頸,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一是發現粉沙質泥沙運動規律并創新相關理論,創造性地提出粉沙質海岸定義,揭示泥沙運動和含沙水體運移是引起港口航道泥沙驟淤的主要因素,創建了相應的港口水域泥沙淤積預測模型和計算公式,為此類海岸港口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二是突破粉沙質海岸航道驟淤模擬技術,首次提出風暴潮作用下此類海岸輸沙概念和計算方法,開發出按不同粒徑模型沙進行模擬的試驗技術,科學復演了此類海岸港口航道的泥沙驟淤過程,為港口設計提供了依據;三是實現粉沙質海岸航道等港口水域的設計理論創新,系統提出此類海岸港口水域總體布置原則以及航道兩側防沙堤的設計方法,為此類海岸港口建設奠定了基礎。
該項成果獲軟件著作權1件,出版專著5部,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經專家鑒定,該項成果填補泥沙研究領域空白,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該項目成果已在河北、山東、江蘇、遼寧等多個省份的港口建設、核電廠取排水工程以及其他海洋工程中得到采用,并應用于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印度尼西亞某電廠等海外工程項目,為提高國內外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和水平,樹立我國企業水運工程技術優勢地位,提升我國企業在世界水運建設市場競爭力,支持中央企業參與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