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研制成功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
中國石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研制成功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6-15
測井貫穿于油氣勘探開發的全過程,是找油找氣的關鍵工程技術,被譽為“地質家的眼睛”。隨著復雜、非常規儲層成為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主戰場,測井技術也面臨著巖性復雜、非均質性強、各向異性識別難等油氣精細評價難題。核磁共振測井技術作為目前唯一可以測量任意巖性儲集層自由流體(油、氣、水)滲流體積特性的測井方法,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哈里伯頓、斯侖貝謝等油田服務公司相繼推出了商業化的核磁共振測井儀器,我國自上個世紀末引進該儀器以來,在復雜巖性識別、低孔滲油氣滲透率評價等方面也取得明顯應用成效。但由于國外公司對該項技術長期實行壟斷政策,導致產品與技術服務價格昂貴,制約了核磁共振測井技術在我國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針對國內復雜油氣勘探和國際油氣資源市場開發需要,中國石油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技術可行性論證,組織產學研相關單位,開展核磁共振測井技術的聯合攻關。項目組經過多年攻關,在高信噪比的傳感器設計與實現技術、井下多頻大功率發射和微弱信號檢測技術、多觀測模式回波處理與解譜反演成像解釋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2014年,項目組實現自主化探頭工藝定型,并達到現場投產應用要求,標志著儀器全面定型。
該儀器于2014年正式投產應用,在長慶、華北、青海、吐哈等油田現場測井近40口。通過現場應用表明,整套系統的重復性、一致性、穩定性良好,資料優質,孔隙度、流體識別等主要技術指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截止目前,中國石油已經建立了MRT6910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器行業標準和產品生產線,交付儀器6套,在產12套,平均單套成本比國外同類儀器節約40%,為國產成像測井裝備規模化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該技術取得發明專利10件;軟件著作權2件,通過中國石油科技成果鑒定,2014年獲得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
該儀器的研制成功標志著國產高端測井裝備又添新的利器,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公司多年的技術封鎖,將進一步提高國產測井裝備整體水平,提升復雜油氣有效識別和精細解釋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