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發布CPU和網絡交換芯片新產品
中國電子發布CPU和網絡交換芯片新產品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5-11
2015年3月26日,中國電子在京召開“CPU(中央處理器)與網絡交換芯片新品發布暨成果推廣會”,發布了“飛騰”和“智橋”兩款芯片,其成功研制對我國通用CPU和網絡核心芯片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將助力我國自主研發CPU進入大規模商用時代,為我國構建安全可靠的網絡安全產業提供堅實保障。
“飛騰”FT-1500A系列微處理器是由中國電子下屬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64位ARM架構通用CPU,具有生態系統成熟、安全、高性能、低功耗等特點,采用國際先進的28nm工藝流片,關鍵技術國內領先,接近國際最先進水平。此次推出了4核、16核兩款CPU,其中4核主要面向桌面終端和輕量級服務器應用領域,16核主要面向服務器應用領域。
“智橋”CTC8096高密度萬兆交換芯片是中國電子下屬盛科網絡(蘇州)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第四代交換芯片,在前三代基礎上,順應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功能虛擬化等市場趨勢開展研發,具有性能優、功能強、功耗低和可靠性高、性價比優等特點,芯片采用32nm工藝研制,由9.4億個晶體管構成,具有1.2T的交換容量。2015年2月,盛科“智橋”系列交換芯片經中國電子學會組織鑒定,認為該芯片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國際領先。
在上述產品研發過程中,中國電子始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積極推進協同創新,一是積極推進與天津、廣東等地方政府和清華、中科院等科研院校開展聯合創新;二是與戴爾、IBM在操作系統、服務器、數據庫等領域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謀求國際間產業合作共贏;三是牽頭組織國內31家骨干企業建立安全可靠聯合攻關基地,形成國產基礎產品的適配、綜合集成、提升基礎開發運行環境的支撐、產品升級改造、全面系統驗證、一體化產業和工程服務等七大核心支撐能力;四是協同40余家專業網絡安全企業和機構,采用網絡化、體系化的聚合服務方式,研發出面向國家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的基于聚合模式的云安全解決方案;五是依托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相關科研隊伍,開展聯合攻關。在創新成果推廣過程中,中國電子依靠重點項目,推進成果應用,包括積極參與國家電子公文系統安全可靠應用推進工程,推動“金稅三期”工程成功上線運營,在一些國有骨干企業中逐步應用網絡安全保障服務平臺等。
自2011年開始實施“網絡安全系統工程”以來,中國電子將網絡安全作為核心主業,通過超前布局、持續投入和協同創新,圍繞本質安全、過程安全、工控安全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安全可靠產業體系,培育了一批核心技術和產品。此次在國內率先發布兩款核心芯片,充分體現了其聯合創新、自主創新的蓬勃活力和長期積累、產業協同的獨特優勢,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中國電子加快核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能力建設,實現彎道超車和跨越式發展,服務國家信息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的信心,必將為促進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