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探月工程逐步推進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或于明年發射
我國探月工程逐步推進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或于明年發射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12-04
近日,第七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暨2017年國際宇航科學院中國院士日活動在上海舉行,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我國探月工程正在逐步推進,預計將于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
承擔我國首次月球表面采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最快也將于明年發射。這次任務的完成將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順利收官。嫦娥五號任務結束后,我國將實施對月球極區的探測,計劃實施3次任務,研究月球南極的地質構造、礦物組成等,有一次將實施采樣返回任務。
據透露,我國正在開展月球科研站的論證,設想建立能源長期供給、自主運行、無人值守的月面基礎設施,開展以機器人為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通過月球科研站建設,我們可以進行一些規模更大、內容更豐富的月球探測活動。”
深空探測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航天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國計劃將于2020年~2030年間實施4次深空探測任務,即: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小行星探測任務,火星采樣返回任務,以及木星和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實施發射,一步實現火星探測器的“繞、著、巡”。
此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科技委主任魯宇表示,到2030年左右,我國重型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屆時,我國近地軌道百噸級運載能力的重型運載火箭將為載人登月提供強大的支持,也為火星采樣返回提供充足的運載能力。
魯宇還透露,2020年低成本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預計將實現首飛。中國新一代的運載火箭除了為國家工程和各類空間運輸能力服務以外,還將滿足國家經濟發展以及商用和民用衛星進入空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