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開港
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開港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12-10
2017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開港。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正式開港投入試生產,為上海港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注入全新動力。由中國交建設計建設的、中國建筑參與承建的上海港洋山港區,是世界第一座海島型深水集裝箱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占比上海港40%以上,是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點。10日開港的洋山四期,是全球單體最大的全自動碼頭,也是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
洋山港一二三期
12月10日洋山港四期碼頭開港
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戰略和樞紐型工程。洋山港工程一至三期現已完工,共有16個7萬-15萬噸級深水集裝箱泊位,釋放出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500萬TEU的生產能力。10日開港的洋山港四期碼頭自2014年開始建設,可布置7個大型集裝箱深水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初期為400萬標準箱,遠期為630萬標準箱。目前,已完成調試的首批10臺橋吊、40臺軌道吊、50臺自動導引車(AGV)將投入開港試生產,根據規劃,洋山四期最終將配置26臺橋吊、120臺軌道吊、130臺AGV。規模如此之大的自動化碼頭一次性建成投運堪稱史無前例。洋山港四期碼頭開港后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箱,這個數字是全美國所有港口加起來的吞吐總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洋山四期也被稱為“魔鬼碼頭”。這座無人的“魔鬼碼頭”相對于傳統的集裝箱碼頭,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碼頭集裝箱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的全過程智能化的操作。這就意味著整個碼頭和堆場內將不再有人,不僅岸橋不需要人駕駛,連集裝箱卡車也不再需要,直接由自動運行的無人駕駛AGV小車把集裝箱運到堆場,堆場的橋吊也是無人操作。原先的碼頭操作員全部轉移到監控室,對著電腦屏幕就能完成全部作業。
在不遠的將來,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將達到40箱/小時,遠超人工碼頭的作業效率,減少人工70%。此外,自動化碼頭還能24小時不間斷作業,保證操作工人人身安全,工作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而且電力驅動,節能環保。那么誰在指揮全自動化碼頭呢?答案是上港集團自主研發的碼頭智能生產管理控制系統(TOS系統)和振華重工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系統(ECS系統),兩者組成了洋山四期碼頭的“大腦”與“神經”。這兩套系統的研制與應用,讓國內全自動化碼頭真正用上“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