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承建全國首座墩中轉體橋順利轉體
中國鐵建承建全國首座墩中轉體橋順利轉體

文章來源:綜合局 發布時間:2018-01-11
2017年11月7日,由中國鐵建十一局承建的成昆鐵路永仁至廣通段龍川江大橋成功進行了全國首例鐵路大橋墩中轉體,墩中轉體高度、單體重量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標志著我國橋梁建設又一次取得新突破。
圖1 轉體前相對位置圖
圖2 轉體后相對位置圖
龍川江大橋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內,全長460.8米,為三跨連續梁懸灌轉體橋,其主跨88米,橋面設三條鐵道線和一座車站。此次轉體在大橋6號墩墩身的32米處與7號墩墩身的41米處進行,部分墩身和連續梁將分別轉動21度32分和25度45分,跨越上世紀70年代通車的成昆鐵路完成合龍。其中,41.4米的墩中轉體高度、7350噸的單體轉體重量創世界紀錄。
龍川江三線大橋墩中轉體攻克了高敦鋼管柱支撐平臺、球鉸高精度安裝、墩身與梁體精確平面控制、中跨合攏段鋼殼法施工等技術難題,形成了多項創新成果:一是研發出國內首例墩中轉體施工技術,有效解決了轉體連續梁體系轉換復雜、作業面不足和墩底轉體重量大、重心高的問題。二是形成了轉體支撐托架技術。在轉體位置順橋方向墩身寬度僅為6米,而轉體牽引轉盤為7米。為滿足撐腳和牽引轉盤的施工空間和封鉸后墩身的美觀性,在轉體位置設置上下兩組支承托架,托架既安全可靠,拆除時又易施工。三是提出中跨鋼殼合攏施工技術。由于既有線上方橋梁合攏風險高,為確保施工安全,采用鋼殼合攏施工。施工在一個四周封閉的空間內操作,對既有線的運營絲毫不受影響,大大減小施工風險、保證了施工質量、縮短了施工工期,節約了施工成本。
龍川江三線大橋墩中轉體為國內新型的轉體施工方法,申請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18篇,填補了國內外橋梁施工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為今后同類型橋梁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該轉體工程不僅創下了鐵路橋梁墩中單體轉體重量的世界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高墩車站三線梁體的鐵路橋梁施工紀錄。大橋的順利轉體,為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按期開通,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鐵建供稿)
【責任編輯: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