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為雄安新區綜合能源供應探索創新性方案
中國節能為雄安新區綜合能源供應探索創新性方案

文章來源: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5-17
近日,雄安新區第一個建設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正式開園。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設計、施工的能源供應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已經交付運行,為園區提供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24小時熱水供應,以及生活污水處理等服務,并為雄安新區提出了“能源供應+環境治理”的全新的綜合解決方案。
能源供應系統結合當地實際特點,遵循“成熟技術+系統創新”的設計理念,有效實現了安全、綠色、清潔、高效的供能目標。一是根據土壤冬暖夏涼的特點,通過1510根、深120米、總長超過25000米的地埋管,從土壤中提取淺層地溫能,為整個園區提供70%-75%的供能來源;二是根據生活污水冬夏兩季與環境溫度差大的特點,從園區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中提取能量,作為輔助供能來源;三是根據河北地區晝夜峰谷電價差大的特點,通過設置1500立方米的蓄能水池進行儲能調節,夜間蓄能、白天釋能,進一步降低電費支出;四是在夏季通過回收空調循環水中的熱量,變廢為寶,為整個園區免費制備生活熱水。
與單純使用電能、電能+天然氣、電能+地熱等供能方案相比,中國節能提出的技術方案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與單獨使用電能的供能方案相比,在初始投資基本相當的情況下,運行費用大幅降低,冬季用電量降低三分之二,夏季用電量降低三分之一,節約能源折合標煤超過6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10噸。
“能源供應+環境治理”方案的一大特點是利用淺層地溫能,與利用常規地熱能相比,該方案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對地層的擾動,避免對地下水,特別是中、深層地下水造成不可恢復的污染破壞。
同時,污水處理系統采取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工藝和一體化裝備,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500噸。經過處理后產生的再生水,達到地表四類水標準,可用于沖廁、綠化澆灌、道路噴灑、生態補水等,實現水資源的循環使用。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