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復雜通航水域大跨度三塔懸索橋建造關鍵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中鐵復雜通航水域大跨度三塔懸索橋建造關鍵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文章來源:綜合局 發布時間:2018-08-17
隨著干線河流通航要求不斷提高,可用橋位通航條件日趨復雜,傳統單主跨雙向通航的橋跨布置方式逐漸陷入跨度越來越大、經濟性越來越差的困局,迫切需要建設適應復雜水域通航要求的大跨度雙主跨三塔懸索橋。
中國中鐵經過多年攻關,成功掌握大跨度三塔懸索橋建造關鍵技術,取得多項創新成果:一是建立大跨度三塔懸索橋結構新體系,首創中塔剛度控制法,填補了相關領域技術空白。二是首次將鋼-混疊合梁用于大跨度三塔懸索橋,成為解決中塔主纜鞍座抗滑移問題的又一途徑,拓展了三塔懸索橋的適用范圍。三是針對不同建設條件,首創倒Y型、鋼混疊合等新型中塔結構,解決“中塔效應”難題;采用變形分析與補償、預拼數控等創新工藝,實現中塔大節段鋼結構的精確制造與安裝。四是研發預拼、預控和線形聯動安裝技術以及大噸位纜載提升設備,首次采用“兩階段同跨不對稱”主梁安裝技術,實現三塔懸索橋主纜、主塔和主梁的高精度安裝,確保主纜索股的拉力均勻。五是首創環形蜂窩截面懸索橋錨碇沉井基礎,采取環向均勻取土、緩吸反壓下沉等技術實現錨碇沉井精準下沉,解決了城市密集建筑物環境下建設大型錨碇沉井基礎的技術難題。
項目授權發明專利11項,獲國家級、省部級工法11項、軟件著作權2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64篇,獲國際獎勵5項、省部科技獎勵13項。依托項目成果,在世界上率先建成馬鞍山長江大橋(主跨2×1080m)、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主跨2×850m)和泰州長江大橋(主跨2×1080m)3座大跨度三塔懸索橋。此外,項目成果還在溫州甌江北口大橋、襄陽龐公大橋等三塔懸索橋建設以及瓊州海峽、渤海灣通道橋梁方案規劃中得到應用。項目累計新增銷售額47.6億元,利潤2.1億元,節約工程投資5.7億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項目將三塔懸索橋跨度由240米一舉提升至1000米以上,是對世界橋梁工程的重大貢獻。項目成果對于滿足全面通航要求、提高黃金水道岸線利用率、降低工程造價等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