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穩就業?】國家電網:大力推進就業扶貧暖人心
【央企穩就業?】國家電網:大力推進就業扶貧暖人心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11
決戰決勝之年,黨中央要求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國家電網公司始終將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持續加大就業扶貧力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影響,國網新疆、西藏、甘肅電力結合實際精準施策,幫助艱苦邊遠地區、貧困家庭獲得就業機會,幫助待就業人員擁有一技之長,積極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定向人才培養助力勞動致富
春日的南疆大地,一派勃勃生機。新疆和田地區團結廣場前,兒童的嬉鬧聲、行人的閑聊聲、過往的車輛聲,此起彼伏,不絕如縷。相隔不遠處的新疆和田縣供電公司營業服務班里,客戶進出,人來人往。
古扎力努爾·阿卜杜麥麥提家住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奎雅鎮巴什阿其瑪村,因為家里窮,古扎力努爾·阿卜杜麥麥提從小放羊、干農活。她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定居和田市,成為一名電力工人。
古扎力努爾·阿卜杜麥麥提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國網新疆電力精準就業扶貧系列政策的實施。一直以來,國網新疆電力充分利用國家電網公司出臺的支持新疆發展相關政策,實施“定向”人才培養計劃、成立駐村工作隊技能扶貧工作站、推進產業引進來、帶領農民走出去,通過一系列精準就業扶貧措施,解決了數萬名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
3月27日,國網新疆電力制定出臺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措施,面向和田地區策勒縣貧困戶提供1000個外包業務就業崗位和50個高考學生“定向”委培計劃,助力貧困戶通過勞動致富。古扎力努爾·阿卜杜麥麥提就是受益定向人才培養計劃的幸運兒之一。
國網新疆電力自2015年起實施定向人才培養計劃,與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作,招收貧困家庭的學生,實施校企聯合培養。幾年來,已經培養了332名學生,有89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今年,國網新疆電力還將面向參加2020年普通高考的貧困家庭理科高中畢業生擴大培養范圍。屆時,將有50個畢業生能到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就讀。
特設就業崗,專招貧困戶。今年,國網新疆電力加大精準就業扶貧力度,根據工作業務需要,面向策勒縣貧困家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300個就業崗位。面向策勒縣貧困戶,提供保安、保潔等700個就業崗位,帶動深度貧困戶脫貧奔小康。按時上班、按月領薪、收入穩定的工作生活,點燃了許多貧困家庭的希望。
近年來,國網新疆電力直接吸納25132人就業。其中,解決新疆本地就業19220人,含少數民族9572人,約占直接吸納總用工量的76%,為自治區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國網力量。
扶貧要扶志,志智需雙扶。國網新疆電力發揮企業人才優勢,與策勒縣職業技術學校簽署了合作協議,成立“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技能扶貧工作站,幫助學校組建了低壓電工實訓室、焊接實訓室。如今,電工、焊接、計算機等專業技能培訓,已經成為策勒縣貧困戶技能培訓的必備“套餐”。
受益于電力精準就業扶貧的有426個貧困家庭。他們有的在家門口的村辦工廠、扶貧車間里找到了工作,有的應聘到了準東石油基地、獨山子工業園、昌吉工業園等地。他們的技能提升了,掙錢的底氣也足了。
“我們要持續做好教技能、找崗位、提待遇等方面的工作,讓更多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勞動力通過提升技能,實現就業。”國網新疆電力培訓中心培訓管理專責帕提古麗·玉素甫說。
阿里聯網工程帶動農牧民就業
阿里聯網工程是“十三五”時期加快西藏電力發展和建設西藏統一電網“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性工程,也是持續加大電力援藏,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西藏各族群眾心中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這一工程在將光明送到雪域高原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牧民就業創收,實實在在助力脫貧攻堅。
日前,位于日喀則薩嘎縣拉藏鄉的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包10內蒙古送變電施工現場,薩嘎縣政府、拉藏鄉政府、阿里聯網工程指揮部、包10項目部施工和監理人員,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務用工對接儀式。
拉藏鄉位于日喀則市薩嘎縣西部,距縣城92千米,面積約1190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人,是純牧業鄉,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牧養牦牛、綿羊、山羊和馬等。
本次勞務用工簽訂合同的對象之一平措就生長在這里。往年的這個時候,他正忙著和家人一起干農活,為春耕做著準備。今年卻有所不同,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工程包10復工后,在當地招募勞務用工,平措踴躍地報了名,他盼望著能夠掌握一門新技術,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減輕家里的負擔。
此次工程中接納的40余名勞務人員均為拉藏鄉本地村民,他們與施工單位簽訂用工和安全協議后,邊學邊干,邊干邊學。
施工單位將在工程建設中,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和現場施工技術技能培訓。平措和他的鄉親們在這個儀式上領到了新的工作服,即將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此次招聘當地農牧民群眾勞務用工,是阿里聯網工程19個標段1600公里線路工程沿線的一個縮影。該工程投運后,將為沿線38萬農牧民群眾送去光明。
阿里聯網工程指揮部在開工之初,就積極組織參建單位與駐地黨委政府、學校等單位開展企地共建活動,積極購買本地砂石地材、生活物資等,促進當地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并提前謀劃參建單位和業主項目部臨建及醫療設備設施捐贈,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與此同時,阿里聯網工程指揮部還積極安排200余名高中(中職)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當地困難農牧民群眾進行培育,參與工程建設,以干代學,以干代培,切實培育當地電力施工勞務隊伍,為農牧民今后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截至今年3月底,阿里聯網工程已累計使用當地民工1105人,零星用工7684人次,支付工資3591萬元;購買當地水泥5.6萬噸,使用當地砂石22萬方,租用當地各種車輛190輛、3164臺班,實實在在帶動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我很幸運能夠找到這么好的一份工作,可以留在家鄉參與電網工程建設。” 平措正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著希望。
幫村民在家門口靈活就業
“為防止觸及已斷落的導線,夜間巡視應沿外側,大風巡視應沿線路上風側。”4月1日,國網甘肅電力送變電公司技術員白宏明通過電話為新招聘的線路運行工郭平強解答巡線注意事項。
家住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郭壩村的郭平強今年剛剛30歲,為了照顧家中殘疾的父母,很多工作都干不長。聽到電力公司招聘的工作又穩定,收入又好,郭平強果斷報了名。當得知自己成功應聘為一名電網巡線工,郭平強十分開心。
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以就業扶貧為抓手,精準施策,通過實施“春風行動”“點對點”上門服務,千方百計讓貧困人口務工就業,探索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扶貧新模式。
3月27日,國網甘肅電力與隴南市西和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攜手技能培訓就業扶貧,同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框架合作協議,其所屬的送變電工程公司面向全縣招聘30余名巡線工,貧困戶優先。這有效解決了該縣勞務用工輸出問題,為西和縣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
“針對近段時間新冠肺炎疫情下務工人員外出難、就業難的問題,我們結合電網工程施工運維用工需求,專門組織了現場雙選招聘會,與35人達成了用工意向,帶動當地村民走出去、富起來。”國網甘肅電力幫扶工作隊郭壩村駐村書記王亮說。
“走出去,引進來”是國網甘肅電力在實施就業扶貧過程中成功實踐的脫貧經驗。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以產業扶貧為契機,主動上門摸排留守人員的具體情況,建立內部挖潛機制,運用合作社用工、公益性崗位用工等形式,培養村民中蜂養殖、花椒種植、大棚作業等多種生產技能,不僅方便了村民在家門口靈活就業,更實現了其從幫扶脫貧到自我脫貧的積極轉變。
2017年以前,還是建檔立卡戶的馬六選由于體弱多病,無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和年邁的父母守著莊稼靠天吃飯。自從國網甘肅電力幫助村里農業合作社建起了蔬菜大棚,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日子也逐漸好了起來。
“春天的時候我在大棚里翻地、播種,等到圣女果、苦瓜、豆角成熟了,我就能干采摘的工作。駐村工作隊還幫我申請了村里的公益性崗位,現在除了自己家的地,我每年還能多掙8000多元。”馬六選說道。
“通過內部就業帶動,我們已經吸引多名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主動留下來創業,相信他們一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共同奔小康。”國網甘肅電力駐村幫扶工作隊總隊長趙宣安說。
【責任編輯: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