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  >  發布 > 正文
        關于印發《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的通知

        文章來源:考核分配局   發布時間:2021-08-16

        國資發分配〔2015〕5號

        關于印發《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4〕51號)的要求,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國資委研究制定了《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

         

        附件:

        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4〕51號,以下簡稱《意見》)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央企業負責人是指經國務院授權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家出資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下列人員:

        (一)設立董事會企業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不含外部董事、職工董事),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總會計師。

        (二)未設立董事會企業的總經理(總裁、院長、局長、主任)、副總經理(副總裁、副院長、副局長、副主任)、總會計師。

        (三)企業的黨委(黨組)書記、副書記、黨委常委(黨組成員),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履職待遇是指為企業負責人履行工作職責提供的工作保障和條件,主要包括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培訓等。業務支出是指企業負責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因履行工作職責所發生的費用支出,主要包括業務招待、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通信等方面的支出。

        第四條 國資委對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實施指導監督。

        企業對各級所出資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實施監督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工作負主要責任,分管負責人和總會計師負分管責任。

        第五條 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應當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堅持依法依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堅決杜絕企業承擔個人消費支出的行為。

        (二)堅持廉潔節儉。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反對鋪張浪費,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三)堅持規范透明。通過完善制度、預算管理、加強監督,建立健全嚴格規范、公開透明的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體系。

        第二章 履職待遇

        第六條 企業應當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企業公務用車資源,規范企業負責人公務用車配備、運行管理和處置,保障企業負責人公務出行,降低公務用車成本。

        第七條 企業負責人按照1人1車或者多人1車配備(包括購置、租賃等)公務用車。企業采取統一調度等方式保障企業負責人公務活動用車的,屬于為企業負責人配備公務用車。

        第八條 企業主要負責人公務用車配備標準為排氣量2.5升(含)以下、購車價格(不含車輛購置稅,下同)38萬元以內,企業其他負責人公務用車配備標準為排氣量2.0升(含)以下、購車價格28萬元以內。企業負責人公務用車使用年限超過8年已不能正常使用的,或者車輛安全狀況、排放要求等不符合有關標準要求的,可以更新。企業負責人公務用車的報廢和出售等處置,應當按照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企業負責人新配備或者更新公務用車要嚴格執行配備標準,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不得增加高檔配置或者豪華內飾。企業負責人已購置使用的公務用車超過規定配備標準的,在未達到更新或者報廢條件情況下,可以繼續使用;已租賃使用的公務用車超過配備標準的,應當按規定配備標準重新租賃。

        企業由于非政策性因素發生虧損或者處于被托管、重組脫困,以及拖欠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期間,不得為企業負責人購置、租賃、更新公務用車。企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換用、借用、占用所出資企業或者其他有利益關系單位和個人的車輛供企業負責人使用。

        第十條 企業負責人公務用車的保養、維修費用,以及日常使用所發生的保險費、年檢費、車船使用稅、燃油費、停車及過路橋費等各種運行費用,實行單車核算,在預算額度內按照財務制度嚴格規范執行。

        企業負責人不得因私使用公務用車。企業負責人本人提出自行駕駛公務用車的,企業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訂企業負責人自行駕駛公務用車管理辦法,加強對企業負責人自行駕駛公務用車的管理,不得為企業負責人發放自行駕駛公務用車的補貼。

        第十一條 企業實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要按照中央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合理確定企業負責人公務交通補貼標準。具體辦法另行制定。企業不得同時為企業負責人配備公務用車和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市場化選聘的企業負責人,其薪酬體系中已包括公務交通補貼的,不再配備公務用車,不再報銷公務用車費用或者另行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第十二條 企業應當按照莊重、樸素、經濟、適用和資源節約的原則建設辦公用房,嚴禁超標準新建辦公用房,嚴禁豪華裝修。要公平配置、集約使用辦公用房資源。企業負責人原則上配置使用一處辦公用房,確因異地工作需要另行配置辦公用房的,應當嚴格履行企業內部審核程序。

        第十三條 企業主要負責人辦公室(含休息室、衛生間,下同)使用面積標準不超過80平方米,企業其他負責人辦公室使用面積標準不超過60平方米。不得長期租用賓館、酒店房間作為辦公用房。

        第十四條 企業負責人新配置辦公用房要嚴格執行配置標準。現有的辦公室超過規定面積標準的,一般采取調換或者合用方式解決;必須采取工程改造方式的,如受現有建筑結構布局、線路和消防、空調等設施設備客觀條件限制,待辦公用房維修改造或者領導干部職務變動調換辦公室時解決,不應造成新的浪費。

        第十五條 企業負責人辦公用房因使用時間較長、設施設備老化、功能不全,不能滿足辦公需求的,可以進行維修改造。辦公用房維修改造應當以消除安全隱患、恢復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為重點,嚴格執行維修改造標準。

        第十六條 企業要圍繞提高企業負責人政治和專業素質、創新和經營管理能力開展必要的培訓。企業負責人參加各種學歷教育以及為取得學位而參加在職教育的費用必須由個人承擔。

        第十七條 企業負責人參加出國培訓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出國(境)培訓管理規定,不得參加無實質需要的國外培訓。

        第三章 業務支出

        第十八條 業務招待是指企業負責人為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需要,招待客戶、合資合作方以及其他外部關系人員的活動。業務招待主要分為商務、外事、其他公務招待活動等。

        第十九條 企業負責人開展商務和外事招待活動,宴請標準每次人均不得超過600元(含酒水、飲料,下同),贈送紀念品標準每次人均不得超過600元。企業要根據企業負責人業務招待活動內容和招待對象,在控制標準內,分檔確定商務和外事招待活動的宴請、贈送紀念品的標準。其他公務招待活動參照黨政機關公務接待標準執行,不得贈送紀念品。

        第二十條 企業要明確業務招待活動的審批、報銷等程序。對企業負責人每次業務招待活動實行招待費用總額和人均費用雙控管理,嚴格控制陪同人數。

        第二十一條 企業負責人進行業務招待活動,由企業相關部門編制預算并組織安排,應當首選本企業食堂或者協議酒店等,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和標準。外事招待工作應當遵循服務外交、友好對等、務實節儉原則,從嚴控制招待費用支出。

        第二十二條 企業負責人業務招待活動贈送紀念品,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以宣傳企業形象、展示企業文化為主要內容,嚴禁贈送現金和購物卡、消費卡、商業預付卡等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以及貴重物品等。企業應當建立紀念品訂購、領用等審批程序。

        第二十三條 企業負責人進行業務招待所發生的費用應當由相關部門及時結算。業務招待費用報銷應當提供內部審核流程、發票以及招待清單,如實反映招待對象、業務招待活動內容、招待費用等情況,不得將業務招待費用以會議、培訓、調研等費用的名義虛列、隱匿。

        第二十四條 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財務會計制度,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和實施國際化經營的需要,合理確定企業負責人國內差旅和因公臨時出國(境)乘坐交通工具的類型和等級,以及住宿、就餐等標準。除特殊情況外,不得乘坐民航包機或私人、企業和外國航空公司包機,不得租用商務機。

        第二十五條 嚴禁企業負責人無明確公務目的的國內差旅活動,從嚴控制國內差旅隨行人員。企業應當保障企業負責人處理本企業及其所出資企業境外經營管理業務的出國(境)活動,不得安排照顧性、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出訪和考察性出訪,不得安排與企業負責人因公臨時出國(境)任務無關的人員隨行。

        第二十六條 企業負責人應當嚴格執行因公臨時出國(境)管理制度和任務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繞道旅行,或者以過境名義變相增加出訪國家和地區,不得無故延長因公臨時出國(境)時間。企業要嚴格規范國(境)外接待工作,嚴禁超標準接待。嚴禁用公款或者變相用公款在國內和出國(境)旅游。

        第二十七條 企業負責人應當嚴格按規定開支國內差旅費用,嚴格遵守因公臨時出國(境)經費預算、支出、使用、核算等財務制度,不得鋪張浪費。

        第二十八條 加強企業負責人從事公務活動所發生移動通信費用和住宅通信費用的管理。參考電信市場資費標準,根據企業負責人崗位要求和履職需要,合理確定通信費用年度預算控制額度,在預算額度內按照財務制度嚴格規范執行,不得以任何名目為企業負責人發放通信補貼。

        市場化選聘的企業負責人,其薪酬體系中已包括通信補貼的,不再報銷通信費用或者另行發放通信補貼。

        第四章 預算管理

        第二十九條 預算管理是指企業按照企業財務預算的相關規定,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結合企業負責人履行工作職責需求,對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年度費用水平的預計安排、控制監督。

        第三十條 企業應當對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實施預算管理,按年度、項目、人員編制預算,并報國資委備案,同時抄送派駐本企業監事會。

        第三十一條 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年度預算編制應當綜合考慮上年度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與企業當年生產經營實際需要相匹配,履行企業內部預算管理程序審議后執行。如預算有重大調整,應當重新履行相應程序。

        第三十二條 企業應當嚴格控制預算內企業負責人各項履職待遇、業務支出,預算外支出未履行相應程序前不得列支。企業應當建立預算動態監控機制,監測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糾正預算編制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預算的全面性、準確性,增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 除按照《意見》和本辦法所規定的保障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外,嚴禁以下用公款為企業負責人支付個人支出的行為:

        (一)按照職務為企業負責人個人設置定額消費。

        (二)為企業負責人辦理理療保健卡、運動健身卡、會所和俱樂部會員卡、高爾夫球卡等各種消費卡。

        (三)為企業負責人購買百科全書、中外名著、古籍文獻等與工作無關的裝飾性圖書。

        (四)支付企業負責人履行工作職責以外的、應當由個人承擔的消費娛樂活動、宴請、贈送禮品及培訓等各種費用。

        (五)支付企業負責人與企業經營管理無關的各種消費支出。

        (六)向所出資企業和其他有利益關系的單位轉移各種企業負責人個人費用支出。

        第三十四條 企業負責人退休或者調離本企業后,企業不得繼續為其提供履職待遇、業務支出,企業負責人應當及時騰退配置使用的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等。

        第三十五條 企業不得向所出資企業或者其他有利益關系單位轉嫁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

        企業負責人在所出資企業兼任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并且主要工作職責在所兼職企業的,可以執行集團公司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標準,按照“費用跟事走”的原則,分別在集團總部、所兼職企業報銷和列支,同一費用不得在集團總部和所兼職企業重復報銷和列支。

        第三十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意見》和本辦法,制定本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報國資委備案,同時抄送派駐本企業監事會。

        第三十七條 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年度預算及執行情況要作為廠務公開的內容,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定期公開,接受職工監督。

        第三十八條 企業負責人應當嚴格執行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相關規定,將個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情況和年度預算及執行情況等,作為民主生活會、年度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接受監督和民主評議。

        第三十九條 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應當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和監督,完善內部監督機制。

        第四十條 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情況納入外派監事會監督檢查工作內容、巡視組巡視工作內容,以及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范圍。

        企業應當積極配合外派監事會、巡視、審計以及有關監管機構的監督檢查,積極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整改。

        第四十一條 國資委建立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或未正確履行本辦法管理要求的中央企業,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要負責人或者有關企業負責人追究責任。

        第四十二條 企業負責人違反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相關規定,依據有關規定,視情節輕重,由有關機構按照管理權限分別給予警示談話、調離崗位、降職、免職處理,并相應扣減25%、50%、75%、100% 的當年績效年薪。涉嫌違紀的,移送紀檢監察機構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四十三條 企業負責人違反本辦法獲得的經濟利益,應當予以收繳或者糾正;用公款支付、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應當責令退賠;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據國家或者企業的有關規定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建設規范董事會中央企業,企業董事會應當按照《意見》和本辦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切實規范管理。專職外部董事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五條 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根據本辦法的要求并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制定集團總部相關人員和所出資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指導監督所出資企業逐級落實監管責任,逐級健全管理制度、實施預算管理、推進公開透明,全面規范企業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關于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的指導意見》(國資發分配〔2006〕69號)、《中央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管理暫行規定》(國資發分配〔2011〕159號)同時廢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无码精品第一页|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