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對標世界一流 精準發力“加速跑”
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對標世界一流 精準發力“加速跑”

文章來源: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11-02
渤海之濱,鲅魚圈鋼鐵基地承載著鞍鋼集團向海圖強的夢想。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傳承鞍鋼紅色基因,始終瞄準鋼企一流標桿,近年來,在建設世界一流沿海鋼鐵產業基地進程中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優異成績,為鞍鋼集團各單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加速推動鞍鋼集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步伐。
強化“三個層面”管理 優化一流發展體系
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年來,在鞍鋼集團“7531”發展戰略指引下,全面落實鞍山鋼鐵“11361”規劃要求,充分研判鋼鐵行業發展形勢,形成以“效率一流、品牌一流、生態一流”為目標的發展規劃,推動黨建工作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各方面,全過程、全要素、全員化聚焦“三個一流”,在強黨建、促改革上系統謀劃,在提效率、樹品牌、建生態、做智造方面深度發力,以深耕不止的迭代升級精神,構建以“黨建引領+改革支撐+四個標桿創建”為組合的“1+1+4”中短期發展架構,重點打造“高效運營、鋼鐵精品、低碳發展、智能制造”四個領域標桿,突出專業引領、整體協同,全系統、全方位推進世界一流沿海鋼鐵產業基地建設。
公司上下堅定信心,從思想、設計和操作三個層面的體系策劃入手,全力推進一流企業建設工作。強化思想層面管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兩級公司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相關工作要求,召開推進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動員大會和深化改革動員大會,提高全體干部職工對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形成全員思想共識,凝心聚力,保證企業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強化設計層面管理。公司堅持“開放、變革、創新”的發展理念,以加強黨的建設為統領,對照世界一流企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十六字方針,錨定兩級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目標,確立“認同+協同+共贏”改革發展要點,結合自身實際,明確四個領域標桿各自聚焦的主攻方向共9個方面,不斷豐富完善“1+1+4”中短期發展架構。強化操作層面管理。公司按照“1+1+4”中短期發展架構,細化分解黨建、效率、成本、品牌、服務、環保、能源、智能制造和深化改革等9個方面重點工作,形成3個維度、18項任務、49個工作標的,系統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工作,助力企業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
推動“三個維度”變革創新 增強一流發展動力
聚焦企業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公司堅持向改革要效益,用改革激活力,系統謀劃改革實施路徑,在市場運營改革之路上再創新、再深化,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沿海鋼鐵產業基地增添發展動力。
推動體制機制變革創新。公司聚焦標準化、流程化、系統化,實施“體系+成本”“體系+精益”“體系+智能制造”三項體系管理創新;聚焦市場導向、效益導向,實施“績效+降本”“績效+創效”“績效+市場”三項績效管理創新,形成17項任務、27個工作標的,有效激活企業內部各組織單元創新動力。推動“管理+技術+全員”變革創新。公司聚焦提升運行效率、強化客戶服務、實現增收創效、深化合規管理等,實施管理創新;聚焦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激勵力度、推動科研技術攻關等,實施技術創新;聚焦全員精益改善提案、職工創新攻關、合理化建議等,實施全員創新,共形成17項任務,35個工作標的,現場評選職工創新優秀項目101項,創造可觀效益,有效激發企業內部各微觀主體和職工活力。推動部門架構變革創新。今年以來,公司制定下發市場化改革迭代升級實施方案,持續推動專業化整合,完成成品庫管理、品質服務管理兩項職能優化工作;成立協力管理部,探索實施協力方“平臺化+專業化+區域負責制”管理新模式;深化契約化管理,同下屬9家基層單位簽訂承包經營合同;針對成品鋼材合金減量化工作,試點探索煉鋼—厚板聯合攻關團隊項目承包制管理新模式,促進跨工序協同;深入推動成本變革,實施工序間成本轉移管理,明晰責任界面,促進各單位以市場化思維算細賬,降本增效。
打造“四個領域”標桿 奮進一流發展業績
圍繞關鍵、重點攻關項目,公司著力打造“高效運營、鋼鐵精品、低碳發展、智能制造”四個領域標桿,并將其作為建設世界一流沿海鋼鐵產業基地的重點工作,努力實現一流發展業績。
打造“高效運營”標桿。公司重點抓好極致效率、極致成本兩項工作,推進內部產線、工序聯動和經營管理三維度極致效率提升,強化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綜合成本三維度極致成本壓降,精準設定產量規模、生鐵成本、勞動生產率等關鍵指標各階段目標,逐步達到一流運營水平。“天然塊礦代替部分燒結礦和球團礦,可以降低成本。但天然塊礦的冶金性能不如燒結礦和球團礦,大量使用會影響高爐順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大膽創新攻關,提高塊礦比例,降低生鐵成本。”在公司煉鐵部高爐集控操作室,副區域長張南介紹說。團隊充分利用鐵前一體化管理系統跟蹤來料成分變化,及時調整入爐堿度,為增加塊礦使用比例創造條件;同時,團隊保持與職能科室和兄弟單位的常態化溝通,在雨前積極回運保證用量,同時增加塊礦的篩分效率和效果,為高爐大比例使用塊礦提供保障。截至目前,煉鐵部塊礦使用比達到16%,進一步提升鐵水成本在行業的競爭力;鋼年化產量達到700萬噸以上,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均達行業領先水平。
打造“鋼鐵精品”標桿。公司重點抓好品牌建設、客戶服務兩項工作,堅持把“技術+服務”作為做強品牌的重要內核,堅持“規模+精品”發展路線,努力構建精干高效的品牌創新體系。公司明確熱軋、厚板、中板三條產線定位發展方向,致力于推動從“鞍鋼制造”向“鞍鋼創造”轉變。熱軋工序持續升級高強集裝箱、高級別熱軋硅鋼和高級別管線鋼等產品系列,實現極薄、超寬、高尺寸精度和高表面質量的各項突破;中厚板工序形成具有“超薄、超寬、特厚、高強、高精”特色的寬厚板產品系列,為擦亮鞍鋼品牌作出新的貢獻,企業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堅持“市場驅動現場、現場拉動市場”理念,強化各層級帶隊走訪客戶,深化溝通合作,重點抓好合同交付效率、售后響應速度和客戶價值創造,打造業務能力好、市場意識強、服務水平優的“分公司級+生產廠級”售后服務團隊,全面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客戶體驗。今年以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先后多次帶隊走訪重要客戶,客戶黏性與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打造“低碳發展”標桿。公司著力推進從傳統制造向綠色制造的轉型蛻變,重點抓好極致能效、綠色發展兩項工作,推進極致能效管理,按照“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原則推動環保晉A攻堅,持續探索綠色冶煉、光伏發電等技術應用,贏得綠色發展先機。公司率先建設全國首套氫氣流化床直接還原鐵科研中試線,將首次實現鞍鋼零碳綠色煉鐵創新;在建135MW超臨界煤氣發電項目將進一步實現余熱余能高效回收與利用,預計年新增發電量5.1億度,自發電比例將提高20%以上。目前,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涉及72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將燃油重型卡車升級換代為電動重型卡車的清潔運輸項目,每年可節省柴油消耗550萬升,有效減少碳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跨度全封閉式原料場,每年可減少原料損耗約7.85萬噸,徹底解決露天堆放造成的粉塵污染、原料煤流失等問題,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我們自發組建團隊針對軋制過程除塵和減排方面進行技術攻關,提升鋼坯的熱裝熱送率,提高板坯入爐溫度,減少煤氣用量。”公司熱軋部鋼鐵行業技術能手宋云濤在1580線生產現場自豪地說。該團隊還自主研發低碳燃燒技術和自動化智能燒鋼工藝,對軋機進行系統性改造,助力綠色生產。今年5月,團隊獲得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示范性創新工作室的榮譽稱號。
打造“智能制造”標桿。重點抓好智能生產、智慧管控、數據治理三項工作,加快“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全面升級,謀劃大數據平臺建設和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深層次應用,推進基地數字化轉型,建成智慧透明工廠。“我們在原料鐵路運輸上,率先使用5G平臺和北斗導航系統,以高度集成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實現無人駕駛,使鐵路站場調車安全高效;建設智慧鐵水運輸項目,實現鐵水機車運輸作業無人化,打通鐵鋼界面,很好地提升了整體作業效率。”在公司物流運輸部調度室大屏幕前,鐵路運輸主管張明介紹道。目前,公司生產單元自控化率達到100%、操作室集中化率達到73%,基地智慧指數達到集團優化級。5500厚板產線全流程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原料場獲評工信部智能試點示范及優秀場景,“5G+工業互聯網”項目入選遼寧省2023年5G全連接工廠試點示范。
踔厲奮發創一流,勇毅前行做標桿。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堅守“建設世界一流沿海鋼鐵產業基地”的初心使命,聚焦核心價值創造,持續強化對標提升,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創造能力,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干加實干,在新鞍鋼高質量發展建設中爭當排頭、爭做先鋒。
【責任編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