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研院:黨建引領 激發轉制科研院所創新創效
中國建研院:黨建引領 激發轉制科研院所創新創效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14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強調,要推動國有企業完善創新體系、增強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國有企業原創技術需求牽引、源頭供給、資源配置、轉化應用能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近年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創新創效,把黨建優勢轉化成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積極發揮了轉制科研院所行業創新引領作用。
政治引領 筑牢創新創效根基
作為建筑行業科學技術研究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中國建研院始終堅守引領建筑行業技術進步的初心使命,加強政治建設,心懷“國之大者”,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水平創新。
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制定印發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意見、督查辦法,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在落實制度上全面覆蓋、系統督查,形成建立臺賬、專人盯辦、跟蹤問效的工作閉環,把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日常。部署開展“建功新時代、喜迎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學習再落實再提升主題活動,通過學習研討、查擺問題和總結提升,確保講政治要求貫穿工作各方面,引領公司創新發展。
堅持理論武裝頭腦。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重點就《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深入組織研討交流,專題研究《關于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指導意見》落地措施。同時,加強對所屬黨組織指導,匯編印發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參考,建立督導機制,定期通報二級黨組織學習情況,推動把解決思想認識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理論武裝同提高領導水平結合起來,促進學習成果轉化運用。
堅持服務國家戰略。著力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承擔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成功研發完全自主可控的BIMBase系統,入選十大國有企業數字技術成果,為國家數據安全提供保障。積極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成立河北雄安分公司、國家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灣區研究院、熱帶建筑科學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舉辦“服務深圳建設40年暨灣區發展技術論壇”。
組織賦能 激發創新創效活力
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堅持從鞏固深化基層黨建、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構建研發新體系三方面發力,推進黨建機制、經營機制、科研機制向創新聚焦,助力開花結果。
加強黨建業務互融互促。把解決科研經營中的重點、改革發展中的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促進中心工作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從建強基層組織到搭建黨建載體,從建立考核標準到強化示范引領,創建了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黨建品牌,2個黨支部被國資委評選為“中央企業基層示范黨支部”。所屬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把黨旗插在抗疫一線,黨員干部始終站在一線、干在一線、攻關在一線,不分晝夜奮戰在醫院發熱門診,并承擔目前最高級別(P4)生物安全實驗室設計項目。持續拓展“基層黨建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成果,所屬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把支部建在研發團隊上,著力從信念構筑、制度規范、黨員骨干、科研攻堅、發展共贏5個方面提質增效,形成“5G”黨建品牌,助力BIMBase系統攻關,實現黨建與科研雙豐收,構力平臺研發中心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
加緊謀劃推進公司改革。注重發揮黨建工作“增益作用”,放大改革效能。推進“混改行動”,指導所屬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整合戰略投資者優勢,引入員工持股試點,打通規劃到運維的全產業鏈,為創新發展奠定基礎;推進“科改示范行動”,指導所屬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股權分配、超額利潤分享、項目跟投等中長期激勵機制,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落實企業用工自主權,不斷拓寬創新人才選用視野和渠道。
加快完善科研管理機制。在已建立“公司-二級單位-研發團隊”三級研發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機制。持續深化科技研發和專家管理,區分層級來明確業務;健全對應的獎勵體系,設立一定比例“揭榜掛帥”榜單任務,通過“軍令狀”等舉措予以激勵;推進三級研發體系與三級經營體系銜接貫通,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轉化相關規定,調整優化資源和業務布局,推動研發創新落地見效。“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科研課題614項,完成標準規范編修290項,獲得授權專利382項。
人才強企 厚植創新創效優勢
堅持黨管人才,把人才作為最重要戰略資源,先后召開公司干部人才工作會、推進會,強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夯實青年骨干人才基礎,全面提升人才創新驅動力和核心競爭力。
加大人才培養支持。近三年,著眼兩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后備人才培養,制定實施首席科學家重點支持“十人計劃”;著眼提高畢業生接收質量,制定實施優秀應屆畢業生引進支持“廿人計劃”,每年選拔20名,向公司主業、急需專業傾斜,鼓勵青年人才扎根公司成長成才,通過系統化、階梯式、精細化舉措,搭建起全周期干部人才培養體系。
持續實施正向激勵。引入市場化選聘機制,在所屬企業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使“有為的有位、平庸的讓位、無能的無位”,讓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優化工資總額調控分配機制,實行差異化考核評價,對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團隊予以單列,對承擔重點研究課題的團隊予以傾斜。鼓勵申報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參編國際和國家標準,給予配套資金支持,推薦參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國家級和行業協會評獎,公司每年評選優秀科技成果和工程項目,予以表彰獎勵。同時,制定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建立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機制的實施意見,為創新人才撐腰鼓勁。
【責任編輯:殷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