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乘風“雙百” 打造傳統產業智能綠色轉型樣板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乘風“雙百” 打造傳統產業智能綠色轉型樣板

文章來源:南方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24-06-21
近日,國資委2023年度“雙百行動”專項考核結果揭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源發展公司”)獲評“標桿”。至此,該公司已連續三年蟬聯國資委“雙百行動”最高評級。
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堅持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總目標,堅持黨對國資央企的全面領導的總原則,切實將“兩個一以貫之”落到實處,牢牢把握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的總要求,弘揚企業家精神,聚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這兩個途徑,切實增強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營收首次突破70億元,較最初入選時接近翻兩番;營收及利潤增長率連年超過20%;連續四年行業對標穩居第一。自2018年入選首批“雙百企業”,該公司以能源建設為紐帶聯通上下游產業鏈,積極拓展涉電項目,重點發展海風、儲能、綜合能源示范工程建設項目等,全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走出了一條送變電老國企蝶變新生的改革促發展之路。
轉型:蹄疾步穩,老牌國企改革破局煥新生
2018年,能源發展公司已經成立了60年,雖然仍是電網工程建筑領域一張叫得響的“名片”,但歷經一個甲子的歲月滄桑,隨著市場形勢變化,公司正面臨著經營發展的嚴峻挑戰。
恰逢此時,國資委部署實施“雙百行動”改革專項工程,該公司作為首批入選“雙百企業”,抓住改革新機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堅定市場化改革方向,以“三板斧”不斷實現破局、迎來變局、開創新局。
“第一板斧”,積極探索治理型管控。2020年,該公司成為全國首家股權多元化電建類國企,引入3家實力強勁的省屬國企,此后又引入央企新股東,此后通過積極股東拓展多領域業務,例如化學儲能、光儲一體化等。改革后,公司實現營收、利潤連年雙20%以上增長,連續4年行業對標綜合實力穩居首位。
“第二板斧”,全面建立覆蓋全員的新型經營責任制。首先,授予經理層薪酬分配、投資管理等職權,形成以契約為核心的權責體系;其次,健全崗位發展通道,全員覆蓋簽訂績效合約,推進新型全員責任制;此外,實施重點攻堅領域專項考核獎勵,薪酬分配向突出貢獻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傾斜,有效激發基層單位內生動力。
“第三板斧”,推進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完成組織架構調整。按照全業務鏈整合區域化管理、高精尖特業務專業化管理的理念進行架構重組,由原來9個專業分公司單一業務模式,轉變為“4個區域分公司+4個專業分公司”的復合管理模式,構建了“守住省內主戰場、大力拓展省外市場”的發展新格局。
堅守:不忘初心,能源電力安全“鐵軍”再出發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該公司深刻領會學習黨中央關于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大決策部署的內涵要求,將企業發展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去,聚焦國家戰略、圍繞國之所需,以新業態培育延伸產業鏈、以新動能引領產業升級方向,在多領域打造“全國首個”“全國之最”。
承建全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800千伏特高壓工程,參與建設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完成全國陸上最長500千伏電纜交流耐壓試驗等項目......2023年,該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較2021年增長超300%,躋身南方電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在積極謀求發展的同時,該公司也始終堅守初心,不忘電網建設“鐵軍”本色,勇挑保障電網安全重大使命。
該公司參與承建的“廣東目標網架”工程獲評國家優質工程獎等多項榮譽;多項工程應用(首)臺套設備,多項工程納入國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項目名單。
在工程建設中,該公司還積極推動工程建設由人員密集型向技術裝備密集型轉變,將綠色建造、低耗節約融入工程建設全過程,推動工程建設綠色轉型。
創新:數質雙升,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平臺
在±800千伏龍門換流站,“鐵臂小超人”在現場作業人員操作下,將550噸重的換流變壓器平穩推移到預定安裝位置,圓滿完成了“首秀”。這是能源發展公司自主設計和研發的國內首創大型變壓器液壓頂推移位系統,相較傳統絞磨牽引方式,可大幅減少作業人員、顯著提升作業效率。
在巡檢員操控下,一臺安裝了“籠子”和高壓水槍的六旋翼無人機騰空而起,精準飛向待防污清洗的高壓輸電線路。這是該公司自主研發、南網首創的基于多旋翼無人機的高壓帶電水沖洗系統,通過在多旋翼無人機上安裝“法拉第防撞籠”和遙控高壓水槍等裝置,實現對高壓輸電線路絕緣子的帶電水沖洗作業,保障運行線路與巡檢設備“雙安全”。
近年來,能源發展公司黨委貫徹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聯合創新、自主創新雙向互動,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與華南理工、東北電力等院校合作,共建綜合性技術聯合實驗室,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
翻閱“成績單”,該公司科技創新成果數量、質量均取得歷史性突破。發明專利擁有數由2017年的2項增加到2023年的42項。2023年獲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獎13項、省部級以上質量控制獎47項,首次參賽即獲ICQCC國際質量最高金獎2項。無人機帶電X光檢測技術獲IEEE授權。
下一步,該公司黨委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緊扣時代主題、緊盯發展大局、緊抓使命責任,將黨的思想貫穿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全過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繼續以勇往直前、勇當標桿的決心、斗志和力度縱深推進“雙百企業”改革,依托重大項目引領行業先進施工技術、智能化施工機械研發和應用,培育一批具有企業特色的原創型專利,并加快推進成果轉化。
【責任編輯:石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