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讓黨建考評“指揮棒”更加精準有力
中國石化:讓黨建考評“指揮棒”更加精準有力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5-06
近日,2024年度中國石化直屬單位黨建考評結果落定。結果顯示,各單位黨委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持續增強,服務高質量發展效能持續提升,全面從嚴治黨綜合效能持續釋放,“黨和人民好企業”形象持續擦亮。
如何更好發揮黨建考評“指揮棒”效能?以改革精神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考評是關鍵。中國石化于2024年修訂實施新版《中國石化直屬單位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進一步優化直屬單位黨建工作考評機制,推動考評從考責任、考規范向考融合、考實效轉變,讓黨建考評“指揮棒”更加精準有力。
考得更明確,指標體系立起考評導向
中國石化黨組堅持以持之以恒抓責任、強黨建的鮮明態度和強烈擔當,連續11年開展黨建工作考評,并依據集團公司不同階段黨建工作部署要求,不斷改進優化黨建考評辦法。
面對近年來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精神,企業高質量發展遇到的新形勢新任務,如何以科學合理、清晰簡潔的“標尺”衡量集團公司黨建成效?新版《辦法》給出了答案。
定出標尺。中國石化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利用半年左右時間精心研究、系統規劃,構建出“一線二維三類”黨建考評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緊扣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主線,圍繞自身建設和發揮作用兩個維度,對規范性、成效性、約束性三類指標進行考評,考評目標更加突出、考評標尺更好把握、考評成效更易體現。用好標尺。考評期間,總部相關部門(機構)、事業部、專業公司和各現場查驗組始終堅持“一線二維三類”指標體系,緊扣黨中央要求的、集團公司黨組關注的、企業必須做好的大事要事進行考評。立體化考評機制避免了“唯臺賬論”“唯業績論”,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某現場查驗組組長表示:“此次考評指標體系更務實、更精準,為抓好黨建規范、強化實際成效、遠離底線紅線提供了‘風向標’。”對照標尺。被檢單位參照新考評辦法明確的目標方向,積極開展自查自檢,推進黨建工作走深走實。其中,關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指標備受關注。企業普遍反映,新的指標體系更有利于各直屬企業在抓好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基礎上,集中精力抓企業長遠發展的大事,充分體現了“低頭拉車”和“抬頭看路”的辯證關系。
考得更公正,多維評價機制把穩考評“天平”
前不久,當有員工詢問2024年度集團公司直屬單位黨建考評安排時,某基層單位黨建干部解釋道,“今年考評有了新變化,迎檢時間短了、負擔小了,咱們日常工作都按照要求做到位了,黨建考評就沒什么需要特別準備的”。
注重考在日常、抓在經常,此次黨建考評探索實踐“五評聯動”評價機制,持續提升考評公正性。
夯實企業自評。企業黨委對照黨建考核評價要素標準,逐項開展自我評價,將自查自糾轉化為整改行動項。統籌述職測評。對上述職與對下述職有機結合,提升參評人員的代表性和廣泛性,確保評價結果經得起實踐檢驗。深入現場考評。組織現場查驗組深入企業,通過訪談、座談、基層驗證等方式捕捉基層情況,為企業繪制立體全面的“黨建畫像”。關注日常考評。堅持“把困難留給總部、把便利留給基層”,總部相關部門結合日常了解的企業情況進行考評,實現過程管理與結果考評的有機統一,為基層減負。強化綜合研評。結合企業經營效益、安全環保、黨風廉政、信訪穩定等各方面情況,對初步考核評價意見進行綜合研議、交叉印證,讓考評考得準、結果實。
3月5日至6日,8個現場查驗組逐一匯報被查驗單位考評情況,明亮點、匯問題、提建議。4月14日,中國石化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專項審議研究2024年度直屬單位黨建工作考評情況,對做好考評結果運用和幫扶指導等“后半篇文章”作出部署,黨建考評正從年度“大考”向常態“體檢”深化轉型。
考得更精簡,指標瘦身健體 數字賦能增效
輕點鼠標,某基層單位黨建干部將相關資料傳輸到U盤。“今年的黨建考評更加務實,不需要提供冗余的資料,只需在短時間內做好相關對接工作。”
不以材料厚度衡量工作力度,不召開啟動會、匯報會,不打亂被查驗企業工作節奏,今年各個查驗組來去都“靜悄悄”。隨著新版《辦法》的實施,精準化減負要求更明確。考評指標進一步瘦身,考評要點較2023年度精減51%;現場查驗進一步優化,查驗單位總體數量壓減69%;考評項目支撐材料進一步壓縮,比上年度減少50%。動真碰硬為基層松綁減負,不僅需要“硬杠杠”推動考評指標化繁為簡,還需要為考評管理插上信息化翅膀。
“今年考評要求盡可能提供電子版材料,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費用,減負效果明顯。”某基層員工表示。強化數字賦能是提升黨建考評質效的重要支撐。中國石化積極創新探索,著力打造集信息提報、考評運行、數據分析、資料存儲于一體的黨建考評智能化模塊。“以前考評要整理檢查底稿、寫問題反饋,費時費勁費力。現在使用黨建考評智能化模塊不但操作簡單方便,還能對黨建數據進行篩選和對比,更便利了。”某查驗組成員表示。讓數據多做功,讓人員少跑路,推進黨建考評數智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黨建考評智能化模塊還將拓展黨建考評結果和問題整改“大數據池”功能,可以分板塊、分區域、分業務多向對比分析黨建考評數據結果,助力寫好黨建考評“后半篇文章”。
考得更科學,實施差異化考評 結果更精更準
減“數量”不減“質量”,減“負擔”不減“重擔”。
新版《辦法》成效性指標分值由原來占比30%提升至50%,更加突出以生產經營、改革發展成效檢驗黨建工作實效,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某直屬單位負責人用“雙向奔赴”形容考評改革帶來的變化。“黨建考評的正向激勵,讓大家明白自己能為公司作出貢獻,大家都鉚足勁向前沖。”聚焦“干得越好,得分越高”,此次考評對生產經營等領域成效成果實施正向加分激勵,讓員工集中精力抓落實、促發展、辦實事,持續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解決考評“大水漫灌”問題,還需學會“精準滴灌”。過去,不同板塊、不同規模的企業往往使用同一套評價標準,但不同板塊之間缺少可比性,同板塊內部規模較大的企業更容易得高分,這讓部分基層干部員工感到頭疼。“莊稼長得好不好,長在黑土地和長在鹽堿地是不一樣的。”集團公司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在部署現場查驗工作時談到。
此次考評堅持差異化原則,為不同板塊、不同類型企業“量體裁衣”,由相關事業部及專業公司,結合業務特點、企業實際、發展階段等設定差異化指標,采取不同的考評方式,解決了“全系統一張卷”的問題,持續提升考評的精準度、科學性。
【責任編輯:張任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