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國企·打卡新坐標】高原深處紅色村落的數智蝶變
【走進新國企·打卡新坐標】高原深處紅色村落的數智蝶變

文章來源:人民郵電報 發布時間:2023-12-08
踏上“康巴第一橋”波日橋,仿佛看見1936年紅軍勝利會師后通過此橋北上時的喜悅。望向不遠處湛藍天空下圣潔的雪山,感受山腳小村落在數字大潮中的蝶變,好像徜徉在交錯的時空里。
波日橋又稱為紅軍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舊稱瞻化)。1936年4月,紅軍長征中進駐瞻化后,成立了中共瞻化縣委,幫助人民群眾建立了具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民族自治紅色政權——瞻化縣波巴政府,宣傳黨的主張,模范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譜寫了民族團結的絢麗篇章。
邁進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數字春風”吹進了高原深處,吹進了扎呷雪山下的紅色村落,讓世居于此的藏族老鄉也能暢享數字化的紅利,感受令人溫暖的數智溫度。近日,記者隨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組織的“走進新國企 · 打卡新坐標”調研團來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新龍縣,探尋“數字春風”給這個極具歷史厚重感的地方帶來的深刻改變,感受信息通信業用心用情用力為鄉村振興帶來的“中國溫度”。
用心建網,暢通“信息路”實現鄉鄉通5G
“我們這山高谷深,大家居住分散,以前聯系很是不便,打個電話都要‘爬高頭’碰運氣,現在‘屋頭’就能上網,刷視頻、看直播,安逸慘咯。”在新龍縣大蓋鎮池措村,村民向記者講述近年來通信設施建設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從2007年至今,池措村見證了我國信息通信發展的歷史。2G開通的時候,這里的老百姓通過手機便能和在外務工的兒女通話;到了2016年升級到4G后,人們拿著手機就可以在家里上網、刷視頻。今年,5G覆蓋到這片村子,村里有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外出務工了,在家里通過5G網絡直播帶貨,把大山里的特產賣到全國各地。
“池措基站是高原上建站條件相對較好的基站。即便如此,由于村民居住分散,為了實現5G網絡整村覆蓋,我們采用了BBU、RRU分離的C-RAN架構等新技術方案,幫助村子邁入5G數字時代。”中國移動四川甘孜州分公司網絡部經理鄧艦告訴記者,“池措村群眾能夠享受到和發達地區同等的網絡接入和信息服務體驗。”目前,中國移動在新龍縣建成234個4G基站、62個5G基站,4G覆蓋率達100%,5G覆蓋率從無到有達到50%。
在甘孜,大量的基站位于高海拔的高山之上,很多地方不通公路。“2007年,池措基站在最初建設時,建站必經的吊橋還是簡易橋,上百斤重的工具、基站設備,全靠人背肩扛、牛拉馬拖。”鄧艦回憶道,在建設丹巴三岔河基站時,中途有條從懸崖上開鑿的僅供一人通過的小路,建設者只能前后兩人用木棍挑著設備機柜,再讓兩人跪在地上背著設備“手腳并用”運過去。“艱險的山路把跪在地上的同事膝蓋都磨破了,可沒有人喊一聲疼說一句苦。”
池措村的通信建設是一個縮影。在中國移動持續暢通“信息路”的努力下,2022年,四川實現鄉鄉通5G。目前,四川行政村移動5G覆蓋率達83%、寬帶光纖通達率超過99%。
用情幫扶,智慧應用助醫療教育資源均質化
“我的腿受過傷,最近疼得厲害,醫生在給我會診,我不用再跑到省里的醫院去了,從家步行10分鐘就來了。”65歲的新龍縣雄龍西鄉哈米村村民阿布告訴記者,在鄉鎮衛生院能得到上一級醫院專家們的專業診療讓他感到十分方便。
“雄龍西鄉距成都658公里,以前遇到疑難雜癥,鄉親們要翻山越嶺外出就醫,現在通過遠程診療,我們可以與上一級醫院的專家一同為病人‘面對面會診’。”為雄龍西鄉鄉鎮衛生院提供醫療支持的中藏醫院醫生劉平說。
目前,該鄉鎮衛生院可以與四川省人民醫院等省級三甲醫院建立聯系,三甲醫院會派專家進行會診。“中國移動利用5G、移動云和大數據等技術,助力構造以縣醫院為龍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為支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干、村衛生室為網底的基層醫療衛生新格局,打造了縣域智慧醫院、遠程醫療、醫共體和院前急救等重點創新應用場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中國移動四川公司農商文旅新經濟行業客戶經理趙勇向記者介紹。
在雄龍西鄉醫療資源實現下沉的同時,教育資源均質化也在推進。記者來到雄龍西鄉中心小學時,孩子們正在多媒體教室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和四川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同上一堂科學課。
“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較高,上課時,華陽實驗學校的老師提問,我們的學生很積極,爭著回答問題。”雄龍西鄉中心小學教師李星雨說,如今,村子里的娃娃也用上了和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可以參與遠程課堂。
“自2018年以來,中國移動向雄龍西鄉累計投入125.54萬元用于教育幫扶,共建設‘藍色夢想’中國移動多媒體教室3間,愛心書屋1間,捐贈多媒體教學大屏兩套,云電腦40臺,以及打印機、臺燈、紙筆等學習用具,并借助四川省教育廳民族教育處和四川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聯合籌辦的‘民族地區教師轉型提升’培訓活動,為當地小學教師提供培訓名額。”趙勇說,通過送進去、走出來等方式,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及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師生們享受到數字教育帶來的紅利。
用力守護,構建數智平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夏季上山挖蟲草或者是菌類時,我們不再需要擔心家里老人和財產的安全,通過視頻和一個平臺,讓它們幫我們看家護院。”在雄龍西鄉腰古村,村民爾吉拉措告訴記者,一個平臺解決了自己長期以來的困擾,今后長時間出門不再擔心安全問題了。
帶著好奇,記者來到腰古村村委會,見到了爾吉拉措說的平臺——數智鄉村云平臺。“圍繞基礎治理和平安鄉村,我們推出了雄龍西鄉數智鄉村云平臺,并在移動電視端上線了數字鄉村二級頻道。平臺支持電腦端和小程序,已上線智慧黨建、隨手拍、鄉村廣播、三農管理、數據大屏、安防監控等助力基礎治理的特色能力。”雄龍西鄉鄉長龍青多杰告訴記者。
依托數智鄉村云平臺,村民擔心的外出時老人和財產安全的問題得到解決;村民關心的林草等補貼足不出戶即可算清楚;村民遇見的村容村貌問題,“隨手拍”就能得到解決……
“這個平臺充分發揮了中國移動云網優勢,利用大喇叭、千里眼、鄉鎮電視臺等立體化布局,基本實現黨建管理信息化、鄉村政務透明化。面向村民,還可以提供安全防控、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等能力。”四川移動派駐腰古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久倫表示,目前,該平臺已面向政府構建起數字生產、數字治理、數字服務為一體的鄉村綜合服務體系。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已有11662個村注冊數智鄉村云平臺,服務群眾約306萬。
“搭建了這個平臺后,很多信息便可通過家庭電視和手機推送,對于村民來說,不需要再跑路了,對于整個鄉上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龍青多杰告訴記者,數智鄉村云平臺實現了真心為民辦實事,用心用情解民憂,推動了鄉村基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石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