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隧道局:聚焦“三大產業” 瞄準“專精特新” 以科技創新生動實踐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中鐵隧道局:聚焦“三大產業” 瞄準“專精特新” 以科技創新生動實踐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6-21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鐵隧道局(以下簡稱公司)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聚焦“機械化配套產業、大盾構管控體系、地下智慧停車場”三大核心產業,瞄準“專精特新”企業建設目標,以科技創新的生動實踐,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突出學以提能 聚焦創新引領 推動“機械化配套產業”優化升級
中鐵隧道局黨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深刻認識到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必然選擇,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緊緊圍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科學論斷,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推進機械化配套核心產業技術發展,推動企業在新市場環境下持續保持隧道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開展全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機械化施工配套研究。針對大型機械化配套帶來的設備投入大、超欠挖控制難、安全步距制約開挖進度、建設管理機制與體制不匹配等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全地質條件下的機械化配套體制機制創新及技術裝備創新,實現核心專業優勢的全覆蓋。
建立軟巖臺階法大機配套機制。針對目前臺階法隧道的施工現狀,創新提出滿足350千米高速鐵路雙線隧道鉆爆法三臺階施工的鑿巖臺車、門架式拱架安裝臺車、濕噴機械手三項設備研發需求。制定了臺階法隧道機械化施工體系研究實施工作大綱,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堅持大機配套縱深推進。聚焦臺階法多模塊試驗實施重點突破,對隧道機械化三臺階法的試驗成果進行總結推廣;應用數字建模和BIM等仿真技術模擬試驗;對臺階法施工流程、工序組織等進行現場組合試驗,對各工序作業流程進行數字化綜合分析,在成果相對成熟的情況下開展現場試驗驗證;探索組織模式,創新機械化配套管控機制。持續推進企業“機械化配套產業”優化升級 ,瞄準產業發展制高點,大力提高技術含量,持續增強企業競爭力。
突出學以增智 聚焦智能建造 推動“大盾構管控體系”加快構建
中鐵隧道局聚焦智能建造,瞄準世界隧道科技和產業前沿,堅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
創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術+管理+理念”的大盾構管理控制體系。針對大盾構項目管理“不聚焦、不突出、不專業、不標準”等突出問題,到先進企業對標學習,到優秀大盾構項目實地調研,查找差距和不足,形成公司層面解決問題的清單,建立完善了大盾構管控的管理手冊及建設標準體系。
推動大盾構項目實現“四化”管控。利用盾構TBM大數據平臺、在線狀態監測系統等技術,持續關注、解決施工難題,對掘進信息分析并進行安全預警,針對重點項目做到超前管控、及時響應、風險可控。
驅動信息化與數智化建設引領市場。以新技術運用與研發助力大盾構工程發展,盾構隧道智能建造技術廣泛運用上海機場線、崇太長江隧道、川藏鐵路等項目。以學促干,以干踐行,攜手智能,轉型升級,推動盾構隧道進入智能建造時代。
突出學以致用 聚焦產業布局 推動“地下智慧停車場”加快發展
中鐵隧道局注重優化中鐵隧道局產業規劃布局,增強中鐵隧道局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效能。充分發揮中鐵隧道局在地下工程領域的技術優勢,為企業多元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創新推進地下智慧停車場全產業鏈發展。
搭建公司地下智慧停車場推進體系。利用企業技術優勢,聚焦投融資、規劃設計、設備及軟件系統開發等內部專業資源優勢,為地下智慧停車場工作專班搭建研究平臺;編制國內機械式停車場市場規模分析報告、國內停車場政策及市場環境分析報告等;制定公司“地下智慧停車場”產業發展目標、實施方案和管理手冊。
以投融資與設計雙總體模式推動產業落地。形成以貫穿投建營全壽命周期的規劃設計總體和以投融資與運營模式設計的商業模式總體的雙總體模式;提出公司產業總體目標、發展路徑、產業布局、產業培育期、發展期及成熟期的發展策略;按照從“跟蹤”項目向“孵化”項目轉變的思路,形成了地下智慧停車場一體化經營流程。
聚焦地下智慧停車場產業良性發展。依托營銷體系擴展市場規模,積累相關業績及經驗,出臺低成本運行的項目模式,維護產業聯盟工作機制順暢運行等措施,促進地下智慧停車場產業的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