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實”字為要破難題 “干”字當先促發展
國家電網:“實”字為要破難題 “干”字當先促發展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8-23
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持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著力點,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總體要求,制定印發實施方案,部署開展“破難題、促發展”專項行動,明確4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引導公司上下學思想見行動、干實事求實效,著力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成果。
國網天津電力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相結合,為能源低碳轉型、經濟社會發展、營商環境優化蓄力賦能。一是服務“雙碳”在津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電力“雙碳”先行示范區建設,啟用全國首個電力“雙碳”中心,“雪花網”“零能耗小屋”等一批“雙碳”成果亮相首屆上海國際碳博會。二是提升區域供電能力,圍繞電力保供重點任務破難題促發展,組建黨員突擊隊實施30天專項攻堅,構建“三通道、兩落點”特高壓受電格局,打造結構堅強、方式靈活的主干網架,特高壓疏散能力提升70%,外受電能力提升至40%。三是保障用戶用電質量,深化調查研究摸清問題短板,黨員干部深入各類園區、重點企業等開展“六進、六好”走訪活動,139支共產黨員服務隊開展“百隊萬企送安全”活動,上門提供“管家式”服務8972戶,收集解決各類用電問題2500余個。
國網青海電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抓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行動自覺,通過治理隱患、網架補強、穩發增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支撐。一是壓實責任,守護電網“大動脈”。明確領導班子、專業部門、作業人員保供責任,開展百日安全攻堅行動,逐條逐項推進770項隱患治理。二是補強網架,暢通能源“大通道”。開展“重實踐、爭標兵、建新功”主題活動,組織施工項目臨時黨支部“六比一創”,即比工程質量、比安全生產、比工程進度、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比科學管理、創精品工程,推進715項配網工程和12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三是共破難題,服務保供“大格局”。組織三江源共產黨員服務隊主動對接上游發電企業,聯合成立電力保供破題小組,“一廠一策”提供技術支持,完成8臺、345萬千瓦水火電機組檢修,確保各類電源增發穩供。
國網新疆電力立足新疆資源稟賦,圍繞國家“三基地一通道”能源產業定位,以清潔低碳的能源供應和敢闖敢試的引領實踐在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先行示范。一是綠電賦能風光無限。年內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大關,達到1011.7萬千瓦,并網規模位居西北第一,累計新能源裝機容量5089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首次超過41%,建成全疆首個能源大數據中心,接入770億條數據,以數字化手段推動新能源“能并盡并、能消盡消”。二是綠電出疆電流四方。開工建設“疆電外送”特高壓直流第三通道,圍繞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疆準噶爾盆地,開展“疆電外送”第四、第五條特高壓直流研究論證及若羌-四川/湖南特高壓直流技術方案和配套電源方案研究,讓清潔能源走進千家萬戶,點亮綠色發展之路。三是綠電交易惠及萬家。持續發揮電網在現代能源體系中的平臺和樞紐作用,組織外送綠電交易30批次,成交電量10.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13.3萬噸,讓市場機制促進能源消納,照亮綠色經濟之路。
國網安徽電力緊扣“三個融合”提能力、破難題、促發展。一是“學用融合”促進能力提升。全覆蓋舉辦三級四級領導人員集中脫產培訓班,創新“小班式”精準滴灌、“分類式”因材施教、“調研式”現場教學,促進黨員干部學思想鑄忠誠、學方法深調研、學精神重實踐。二是“查改融合”促進問題解決。通過調查研究、巡視巡察、內部審計等方式,查擺電力保供、電網發展、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領域突出問題199個、制定解決措施328條,有效破解特高壓及超高壓同塔輸電線帶電作業等難題。三是“黨建融合”促進跨越發展。研究制定《“1+4”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綱要》,實施爭先領先“黨建+”工程32項、“旗幟領航·皖美連心”特色實踐174個,一體推進電網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英大傳媒把精品生產作為“第一追求”,把融合發展作為“第一工程”,把管理變革作為“第一動力”,把傳媒鐵軍作為“第一資源”,加快建設一流新型傳媒集團。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一體貫通推動問題整改;全面推進主題傳播,圍繞主題教育、科技自立自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電力保供進行深度策劃,組織實施“一帶一路”十周年國際傳播,推進大數據中心建設;全面推動精品出版,優化主題出版、科技出版產品布局、品種和結構,做好重點項目出版發行,推動出版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品牌建設,高質高效完成品牌展示重點項目,形成示范效應,提升國家電網品牌影響力,全力服務企業“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
國網客服中心在主題教育中注重問題導向,著力破解“渠道、能力、智能”三個難題,推動業務轉型升級。一是破解渠道融合難題,向全渠道服務轉變。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落腳點,推進95598業務運營模式調整,升級網上國網APP,優化95598網站,貫通105個省市級政務平臺,上線“一件事一次辦”專區,構建互聯網平臺服務主陣地。二是破解服務能力難題,向營銷全業務支撐轉變。全網推廣應用負荷排查工具,建立營銷數字化運營運維及質量監督體系,深入開展電費及代理購電業務,深化“三位一體”營銷稽查,加強與省公司業務協同,促進供需精準對接。三是破解智能服務難題,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圍繞供電服務智能轉型,深化智能客服系統應用,通過升級智能服務語義理解模型、上線智能服務應急一鍵秒級啟停功能等技術創新,推動簡單高頻業務智能替代率提升至40%,客戶訴求答復率達到95%,有力支撐供電服務平穩高效運營。
【責任編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