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10-11
2013年秋,剛剛畢業入職中國建筑旗下中建裝飾的胡官清,被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描繪出的宏偉藍圖深深地吸引,從那時起,他與“一帶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始終保持蛻變”
2013年9月,為培養一批專業技能過硬的海外業務人才,中建裝飾組織開展第一屆海外人才培訓班,剛剛畢業的胡官清立即報名。他說:“我就是要走別人不敢走的路,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如何快速完成從學生向職場人的轉變,胡官清給出的答案是“敢做!敢闖!敢當!”2015年6月,胡官清毅然奔赴阿爾及利亞施工一線,開始了漫長的海外生涯。
初到阿爾及利亞,胡官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深入了解屬地商務合約管理工作,扎實學習合同和清單計量規則,從實踐中汲取專業經驗。而語言障礙讓他屢屢在工作中受挫,尤其在和當地材料商談判時,語言問題為談判帶來很大阻礙。為了提高效率,無論幾點下班,胡官清都要抽空進行外語學習,大量的專業術語、不太標準的外語發音問題,被他逐一攻克。
2019年4月,胡官清轉戰馬來西亞,成為了馬來西亞富力公主灣項目負責人。剛一落地,他就面臨著中馬文化差異較大、本土物資匱乏、勞務分包實力較弱等一系列棘手難題。“慌,怎么可能不慌!但是再心慌也要硬著頭皮干。”胡官清說道。
在工作過程中,面對不懂的技術難題,胡官清以勤補拙,加班加點研究合同以及技術文件;面對當地標準和中國標準差異以及隨之產生的施工現場差異,他細致地研究圖紙、技術規范以及材料報審資料,并組織分包和現場工長進行技術交底,避免差異化對工程建設帶來的不利影響,高效規范指導現場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初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胡官清再一次不負眾望,以優異的項目綜合管理能力贏得了業主、監理等國際單位的認可。他說:“我始終以一個專業職場人的心態去處理每一項工作,這樣才能從中獲得快速成長的力量。”
“突破新市場最重要的是口碑”
2020年10月,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胡官清選擇奔赴埃及,負責埃及新行政首都P15標段的前期籌備工作。這里是新開辟的國別市場,中建裝飾在埃及新行政首都P15標段項目管理人員僅4人,深化設計、材料報審、合同談判等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胡官清認真。
胡官清說:“這個項目是我這十年以來最有感情的項目,從投標到最后施工,這里面有太多我對海外建設的情懷。”
在埃及新行政首都P15標段D04公寓大堂施工過程中,材料種類繁多。如何確保物資在疫情期間順利抵達,是胡官清與項目團隊亟待解決的難題。為此,項目部采購團隊走訪了20余個國家地區,建立起一支國際化采購團隊,大力培養屬地采購人員,成功解決了國際采購難、物資到位困難等問題。
此外,施工過程中國內外不同的標準管理體系也讓大家頭痛不已,面對國際監理方與國內工作流程不同的情況,胡官清主動了解學習監理方工作方法,提出的問題有理有據,有章可循,與監理形成了良好的溝通工作氛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管理人員與屬地員工合影(第二排右五為胡官清)
“往前看,是步步緊逼的工期節點;往后看,是年輕進取的項目員工。”提到目前的工作目標,胡官清說,作為區域負責人,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與義務有多重。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時,他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安全早班會、項目巡查、梳理各項問題、處理內業、往返現場......
“無悔十年”
聊起胡官清,項目部的同事不約而同地說道:“在工作中他是嚴謹認真的項目經理,在生活中他是平易近人的知心小哥。”
胡官清結合中、外籍員工不同特點,積極探索員工培養新模式,抓實員工技能培養,多次組織開展英語交流、工程技術管理等應知應會知識培訓,并利用工作間隙與員工談心,了解員工思想動態和性格特點,收集員工意見建議,針對性給予幫助。在他的帶領下,項目中外籍員工的管理技能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胡官清(左四)在項目現場為屬地員工送上清涼禮包,叮囑大家在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暑降溫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胡官清邀請外籍員工參與美食制作,在開齋節期間為穆斯林員工送去關懷與慰問,促進中埃兩國員工跨文化交流融合。
“工程人大多四海為家,相聚就是緣分,只有真誠地把大家當成兄弟姐妹,整個團隊才能擰成一股繩。”胡官清說。
胡官清(左一)與外籍員工進行溝通交流,拉近彼此距離
一份專注,淬煉出至臻如金的品質,一種堅守,詮釋著追求品質的匠心。這十年,胡官清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貢獻著青春力量,用行動給自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他說:“在海外的這十年,是我的無悔十年!”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