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央企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啟動,涉及哪些重點領域
第一財經:央企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啟動,涉及哪些重點領域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發布時間:2023-10-20
由國資委、工信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14日正式啟動。
此次共鏈行動旨在探索建立以中央企業為牽引,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中小企業為支撐的大中小企業有序競合、融通發展的新格局。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啟動會上了解到,共鏈行動將每年選擇一批重點產業鏈組織開展專題對接活動。今年內,行動將依托中央企業開展10場左右重點產業鏈融通發展專題活動,產業鏈方向涉及移動信息、高端裝備、先進化工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
共鏈行動將聚焦中央企業的產業鏈間協作、中央企業與優質中小企業之間的融通發展兩大重點,建立常態化工作協同機制,搭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合作交流平臺。
“五共”是此次共鏈行動的重要內涵,即共建新機制,實現多維度協同;共筑新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底座;共享新成果,激發產業發展原動力;共創新生態,打造互利共贏共同體;共謀新發展,掌握未來競爭主動權。
今年6月,國資委向中央企業印發了《關于開展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提出,要聚焦中央企業的產業鏈間協作、中央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融合,重點在供需匹配、協作配套、創新合作、資源共享、產業賦能、產融結合、央地合作等七方面形成一批示范項目;強調要重點考慮中央企業現代產業鏈建設和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方向。著力打造目標明確、任務清晰、項目落地的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
《通知》印發后,中國移動、國機集團、中國海油、中國三峽集團、中國中車集團等51家中央企業積極申報開展共鏈行動,涉及161個產業鏈方向和106場專題活動。
國資委表示,中央企業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影響帶動能力,應當充分發揮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集中力量加快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體系升級發展,在保障能源資源供應、暢通經濟循環等關鍵點上聚力發力。圍繞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實施重大技術產品和裝備攻關,集中優質資源加快補齊產業短板弱項。
與此同時,中央企業要牽頭打造產業鏈共同體,引領帶動各類經營主體參與新型價值創造體系建設,營造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開放融合、高效運轉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共同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近年來,中央企業扎實推進基礎固鏈、技術補鏈、融合強鏈、優化塑鏈,帶動各類經營主體參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取得積極成效。
國資委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切實發揮中央企業在產業基礎和需求牽引方面優勢,一方面,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國資委將指導企業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強鏈補鏈重大投資項目落地;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中國裝備、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快“走出去”,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化產業數智賦能,培育更多具有數字經濟和信息時代特征的平臺型企業。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委將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鼓勵有條件的中央企業作為產業發展責任主體,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確保目標明確、主體明確、任務明確,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鏈領軍企業。
【責任編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