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七項重點任務 引領國資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
扎實推進七項重點任務 引領國資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1-23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責任重大。2024年1月11日至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3年國資國企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強調,各地國資委和國有企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按照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抓好以下七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價值創造,推動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2023年,各地國資委強化目標引領,加強經濟形勢研判和企業運行監測,推動企業在提質增效穩增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新成效,但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仍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本次會議強調,要把提質增效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進一步提升國有經濟的貢獻度。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將錨定高質量的穩增長,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有挑戰性的經營目標,充分調動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力爭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樹立價值創造的鮮明導向,引導企業把發展的重心切實轉換到價值創造和內涵型增長上,形成更多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流的利潤,努力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國家有稅收的發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帶動作用,指導企業聚焦產業鏈強基補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保障,布局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戰略合作,進一步清理應收應付款項,帶動各類所有制企業融通發展。
二是強化落地見效,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3年,各地深化提升行動組織推動有力,重點改革任務持續深化,專項工程拓面提質。本次會議強調,今年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要加大改革統籌推進力度,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實各項重點任務,務求在重點領域取得更大突破。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將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力度,加快推動“三個集中”,優先布局地方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及地方優勢產業領域,強化國有企業在民生領域有效供給,提升公共服務體系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健全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配齊建強董事會,完善履職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質量,構建精準高效、規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機制;持續完善改革推進機制,壓實各方責任、層層抓好落實,強化基層創新和示范引領,鼓勵進入“雙百行動”“科改行動”“區域性綜改試驗”等專項工程的地方和企業大膽試、率先改,不斷優化改革進度跟蹤和評價體系。
三是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2023年,地方監管企業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協同創新扎實推進,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創新政策加快完善。本次會議強調,創新是企業經營生存和發展永恒的主題,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將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推動國有科技領軍企業強化責任擔當,全面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加強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聯合攻關,健全產學研用成果對接機制;切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健全研發投入多元籌措和穩定增長機制,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在創新鏈關鍵節點中發揮更大作用;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切實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在業績考核、工資總額、科技人才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方面,制定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科技人員更期盼的創新支持政策,推動企業健全符合科技工作規律的科研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加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英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對創新活動給予足夠的包容支持。
四是強化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近年來,國資國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速。本次會議強調,發展實體經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國資國企要堅決貫徹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緊緊圍繞當地產業發展方向,切實推動企業進一步聚焦主業實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更好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將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引入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大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用好用足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切實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強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建設一批綜合性能源基地,強化海外戰略性能源、礦產資源獲取和保障能力;積極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加強統籌,推動企業緊密結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主責主業,進一步找準切入點、突破口,強化與產業鏈上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合作,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基礎支撐作用大、正向外溢效應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孵化未來產業,不斷培育新的增長引擎。
五是強化國資監管,提升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監管水平。2023年,地方國資委在完善監管體制、優化國資監管體系上取得新成效,監管方式進一步優化、監管合力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進一步加強。本次會議強調,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是各級國資委的共同責任,地方國資委要始終堅定制度自信,持續完善監管體制、提升監管效能,不斷推動制度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2024年,地方國資委將切實強化國資監管的專業性,進一步理順國資監管和公共管理的職責邊界,著力打造專責專業的監管機構,完善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督系統,優化監管方式,強化出資人服務意識,為企業提供更有溫度、更有效率的務實服務;強化國資監管的有效性,進一步強化國資監管的剛性和權威性,加強違規經營責任追究,讓監管真正“長牙帶刺”;強化國資監管的系統性,把穩增長、抓改革、強創新、促發展、防風險等多重監管目標統籌起來,強化監管的科技思維、產業思維、戰略思維,樹立國資監管“全國一盤棋”的思維,形成國資監管系統合力。此外,各級國資委應加強溝通交流,聯合高校、研究機構等對國資國企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組織深入研究,為國企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六是強化風險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重大風險的底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本次會議強調,各地國資委務必強化風險意識,指導企業持續做好重大風險評估監測和及時處置。2024年,地方國資委將突出抓好債務風險處置,強化資產負債率剛性約束,推動企業優化債務結構,指導融資平臺公司加快市場化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嚴控投資、房地產、境外業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切實加強投資管控,指導企業規范投資決策程序,提高投資專業水準,增強風險資產辨識力,堅決杜絕偏離主業實業、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片面追逐熱點的投資,切實加強境外項目經營風險防控,提前做好風險應對,加大房地產庫存去化和資產盤活力度;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機制,指導企業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打造全覆蓋、嚴監管、強約束的內控體系,將合規管理和風險防控各項要求嵌入企業經營管理,加強風險智能監測分析預警,確保各類風險可控在控。
七是強化政治引領,切實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本次會議強調,各地國資委要根據地方黨委的工作安排,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全國國企黨建會精神落實成果,推動國有企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升黨的建設工作質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將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自覺站位黨和國家事業大局開展工作,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在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擔當使命、推進工作的實效上;持續夯實黨建基層基礎,不斷增強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毫不松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國有企業營造干事創業良好環境。
做好國資國企工作意義重大。2024年,各地國資委將堅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當地國資國企實際,突出抓好七個方面重點工作,扎實推動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 劉金逗、徐磊)
【責任編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