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勇擔新時代使命 奮力譜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新篇章
中交集團:勇擔新時代使命 奮力譜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新篇章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8-3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視察中交集團承建的國內外項目,見證簽署集團境外重大合作協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北京冬奧會場館、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天津港、廣西鐵山港、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安徽合肥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中老鐵路、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大道等國內外重大工程中留下足跡。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新時代集團改革發展提供了前行的指路明燈、奮斗的信心力量,集團黨委從中明確了要成為踐行國家戰略主力軍、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先鋒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先行者、“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的使命責任,指出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
作為唯一一家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國有企業黨建聯系點、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三個試點”于一身的中央企業,中交集團始終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胸懷“國之大者”,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五個使命責任”,錨定高質量“兩保一爭”戰略目標,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全球領跑地位持續鞏固,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作用不斷彰顯。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勇當踐行國家戰略主力軍
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宣布機場正式投運并巡覽航站樓。總書記強調,城市現代化要交通先行,要發揮好大興國際機場的輻射帶動作用,聯通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北京“四個中心”、雄安新區建設,服務好京津冀協同發展。
中交集團堅持把踐行國家重大戰略作為重要使命,依托交通基礎設施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能力,深度融入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等國家區域發展規劃,成功實施了一批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中交集團全過程參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規劃選址、設計、咨詢、建設、運營籌備等工作,制定“四型機場”建設方案,服務京津冀區域融合與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首批參與者,先后中標實施114個項目,贏得了雄安新區高度肯定和認可;積極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海文大橋、環島旅游公路、三亞有軌電車等一批重點項目,創造了多項省內甚至全國第一;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成功將上海洋山港四期工程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展示了中國智造、吞吐世界的大國氣度。
上海洋山港
勇當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先鋒隊
2022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強調,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中交集團牢牢把握“建設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方向,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穩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圍繞優化結構、暢通循環、穩定增長,持續鞏固“大交通”建設國家隊、“大城市”發展主力軍傳統優勢,2021年新簽合同額和利潤總額均創歷史新高,在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中獲得“17連A”,世界500強提升至第60位,走出一條具有中交特色的世界一流企業創建之路。中交集團以創新發展引領世界一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構建以企業為核心、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以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的科研評價體系,實現創新要素集聚;以產業集成支撐世界一流,按照“業內有限多元”原則,專注重點領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服務,打造以海陸空全覆蓋的綜合性“大交通”產業集群為代表的若干個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以開放合作鍛造世界一流,整合優化全球資源配置,將全產業鏈優勢、一體化管理服務模式、港口疏浚橋隧領先技術同國際化經營能力進一步融合,加快建成面向全球資源配置和生產服務的生態系統;以卓越管理夯實世界一流,打造“六維”中交治理模式,深入推進“五型”總部建設,持續優化組織架構,將精益管理運用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營銷服務等全流程。
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隊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總書記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中交集團以“中交智造”“中交創造”打造發展新引擎,在高原凍土、離岸深水港、深埋沉管隧道、超大直徑盾構、長大橋建設以及島礁快速成陸等領域,牢牢掌握著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間,中交集團完成100多項試驗研究,研發10多項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500多項專利,攻克10余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中交集團所屬振華重工是世界最大的港口機械設備生產商,港機產品已進入全球104個國家和地區,連續24年市場份額世界第一,以“全球貿易之臂”連通東方海港與世界,成為“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多年凍土公路修筑技術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中交三代凍土科研人近50年跟蹤研究,形成了幾卡車數據資料,最終突破國際工程界多年凍土地區不能修筑瀝青路面公路的禁區;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鯤號”是我國首艘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是國家工信部立項的科研項目,泥泵遠程輸送能力居世界首位。
勇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先行者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時強調,先植綠、后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
中交集團發揮百余年來深厚積淀的江河湖海治理優勢,深入實施碳達峰碳中和“3060”行動,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積極投身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做大生態環保產業,加快推進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壯大流域治理、水上風電等未來產業,率先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新模式。中交集團在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建設中,創造了單日栽植14萬株的紀錄,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配套項目建設中,深入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堅持讓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提出可持續再利用的集裝箱創新實施方案,栽植各類喬木灌木約18萬余株,生態修復總面積約72萬平方米,打造冬奧會核心賽區建設的“綠色樣板”;在云南洱海湖濱帶生態修復工程建設中,通過實施生態修復、湖濱帶凈化、湖濱空間恢復等手段,使環洱海流域初步實現湖泊水質改善、生態系統提升的目標;在嘉興南湖水環境治理項目建設中,采用“以水養草”“以草養水”模式,讓“輕煙拂渚,微風欲來”的迷人景色重回革命圣地。
勇當“一帶一路”排頭兵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集團承建的國外重點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交集團加快由“業務國際化”向“公司國際化”升維,積極推動中國基建先進生產力走出國門,重點推進“連心橋”“致富路”“發展港”“幸福城”四大業務領域建設,為多國提供安全可靠、質量過硬、環境友好的交通基礎設施產品。
以中馬友誼大橋為代表的“連心橋”,成為橫跨印度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實現首都馬累島、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的陸路連接,諸多店鋪商家的客流量增長30%左右,被馬爾代夫總統譽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石”。以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為代表的“致富路”,克服有“地質災害博物館”之稱的惡劣建設條件,順利建成通車,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以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為代表的“發展港”,建成后由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變成了現代化的大型港口,還成為周邊內陸國家最近的出海口。以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為代表的“幸福城”,將為科倫坡再造一個全新的中央商務區,形成土地面積269公頃,一級土地開發投資近14億美元,帶動二級開發超過130億美元,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最早一批標志性項目,成為見證中國貢獻的友誼豐碑。
下一步,中交集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初心使命,牢記“國之大者”,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集團落地生根,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