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投入更高標準 中央企業勇擔社會責任
——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平行論壇舉行
——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平行論壇舉行
更多投入更高標準 中央企業勇擔社會責任
——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平行論壇舉行
——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平行論壇舉行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4-11-11
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央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正以更高標準和更大投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貢獻力量。根據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上發布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中央企業在責任實踐、責任管理、責任溝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積極性與創造力,2023年研發經費投入超萬億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成投資突破2萬億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
據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負責同志介紹,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與提升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水平是中央企業發揮功能價值的必然要求,包括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強化產業引領、有力提供安全支撐、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服務民生事業等6項工作。
根據《藍皮書》數據,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2023年,央企主動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研發經費投入超萬億,投資總額超6萬億元。在強化產業引領方面,央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培育孵化未來產業。2023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占新產業收入占比提升3.2個百分點。在積極服務民生事業方面,2023年中央企業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28萬人,帶動少數民族就業12.2萬人,社會捐助總額達88.9億元,資助困難群眾人數達698.8萬人,開展公益慈善項目約3.7萬個,志愿者服務人次約187萬人次,志愿者服務時長420萬小時。在推進綠色發展方面,中央企業大力推進重點行業減排降碳。2023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6%,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已超過53%。
在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展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負責同志在論壇上指出,打造綠色供應鏈關系到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工信部著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累計培育了5095家綠色工廠,500多個綠色工業園區、600多家綠色供應鏈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國務院國資委以及廣大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的支持至關重要。”他說。
此外,中央企業在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59家中央企業定點幫扶縣256個,全年投入無償幫扶資金42.6億元,有償幫扶資金142.4億元,引進幫扶企業1100多個,培訓各類干部人才92.5萬人次,扶持農村合作社1300多個,幫助轉移就業5.7萬人。
華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祥明介紹了華潤集團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的努力。“華潤集團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形成了19座希望小鎮和12座希望鄉村的鄉村振興品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做出了華潤應有的貢獻。”他說。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企業還在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骨干網絡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發揮托底作用。2023年全年搶險救災投入人次達223.8萬人次,投入搶險救災設備120.2萬臺套。
中國安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奕輝提到,中國安能作為唯一以應急救援為主責主業的中央企業,近年來建成了一批應急救援的新興基地,在核心城市、長江沿線、重要地震帶部署了13個救援基地,每個基地常備救援力量百人以上,與各省的共建、共管、共用,是國家應急體系的組成部分。
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負責同志表示,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更好履行戰略使命、更好發揮功能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國資央企將全面開展企業綠色低碳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行動,優化戰略規劃,加快標準化建設,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化創新研究,全面開展供應鏈全過程綠色低碳轉型提升行動,實施綠色采購、引領綠色制造、推動綠色流通、開展綠色回收。
面向未來,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表示,要牢記使命任務,以責任體系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要逐步建立健全社會責任工作領導機構、制度規劃和監督考核體系,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戰略和經營管理全過程,以更大力度提升國資國企功能價值,高水平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有機統一,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