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12-04
一、品牌總體概況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等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的工作要求,持續加強品牌建設,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之一,位列2024年世界500強第14位、英國Brand Finance“全球品牌價值500強”行業首位,保持行業內全球最高信用評級,“拓展幸福空間”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中國建造”品牌的優秀代表。
二、品牌建設典型做法
(一)品牌創建背景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首批10家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中國建筑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將其放在全局性戰略性工作的角度認識。一是事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品牌建設各方面,明確價值追求,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二是事關高質量發展。將品牌意識融入產業鏈、品牌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員日常工作,引領推動深化改革、管理提升、價值創造等工作。三是事關世界一流企業建設。通過打造更具價值創造力的品牌,在完全市場競爭中贏得信賴,以世界一流品牌支撐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二)品牌創建實踐經驗
中國建筑深刻認識到品牌建設的戰略性、關鍵性、引領性地位,從頂層設計、產品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履責、海外發展等五個方面協同發力,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打造“中國建造”名片。
1.致力強化戰略執行,持續塑造品牌“引領力”
中國建筑著力發揮品牌戰略統籌能力,完善品牌工作體系,提升品牌管理效能。確立“一創五強”戰略目標(以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牽引,致力成為價值創造力強、創新引領力強、品牌影響力強、國際競爭力強、文化軟實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集團),堅持“人人都是品牌的建設者、創造者”理念,踐行“拓展幸福空間”的品牌使命,成立集團品牌建設和社會責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品牌建設專項戰略規劃,構建“價值觀引領型品牌建設模式”,落實“119”品牌建設工作體系(把握“對標世界一流”這1條主線、筑牢“文化價值觀”這1個基礎、緊抓戰略、管理、架構、視覺體系、行為、傳播、法律、責任、全球化等9個關鍵路徑),從理念驅動、價值認同、標準指引等維度共同發力,打造表里如一的“中國建筑”品牌,助力樹立“中國建造”品牌。
2.致力精益品質,持續筑牢品牌“生命線”
中國建筑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著力點,保障民生需求、增進民生福祉。深入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秉持“品質保障 價值創造”核心價值觀,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高標準建設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等全部主場外交場館、28個冬奧場館及配套工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培育拓展城市運營業務,建設上海建國東路、紅旗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等代表性工程,培育“中建運營”品牌,助力城市更宜居韌性智慧。旗下中海物業以“第一管家”定位為800萬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廣泛贊譽。截至2023年底,中國建筑榮獲魯班獎476項、中國優質工程獎841項,居行業首位。
3.致力創新領先,持續提高品牌“含金量”
中國建筑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把科技創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動“中國建造”引領“全球建造”變革創新。把科技創新作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圍繞智能、數字、低碳發展,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以科技實力增強品牌厚度、實現品牌增值。建立18個科創平臺,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2%以上,自主研發“萬噸壓力機”“空中造樓機”等大型裝備。在北京,運用快速建造技術,僅用3個月完成北京樺皮廠胡同8號樓老舊小區改造。在烏梁素海,創新生態修復治理施工模式,每年減少100萬立方米黃沙流入黃河。截至2023年底,中國建筑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82項、詹天佑獎105項,擁有企業專利68519件,其中發明專利6177件。
4.致力典范履責,持續提升品牌“好感度”
中國建筑全面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勇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品牌管理體系為依托和載體,建立“品牌引領型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將責任理念植入品牌基因,以責任行動踐行品牌承諾,持續提升品牌的“親和力”和“附加值”。堅決扛起穩增長任務,2023年新簽合同額4.32萬億,營業收入2.27萬億,再創歷史新高。推動落實援扶項目1400余個,連續6年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每年提供近3萬個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為20多萬家民營企業和200余萬農民工創造上萬億收入。截至2023年,認購央企扶貧基金16億元,在歷次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均獲得最高等次評價。將ESG作為打造全球領導品牌的重要抓手,探索完善集團ESG管理體系,入選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央企ESG·先鋒50指數”。
5.致力共建共享,持續增強品牌“美譽度”
中國建筑用建筑產品連接國家與城市、文化和心靈,搭建起民心相通的友誼橋梁,塑造有責任、有擔當、有溫度的中國企業品牌形象。“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建筑深入落實海外高質量發展戰略,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性經營,承建2600多項工程,累計簽約超2200億美元。在巴基斯坦,承建的PKM高速公路,獲得該國政府“最高標準、建設典范”的贊譽。在埃及,承建并運營的新首都CBD項目,創下中東和非洲建筑史上多項紀錄。在阿聯酋,將生態理念、ESG標準深度融入伊提哈德鐵路項目建設中。在香港,簽約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項目,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基礎保障。多年來,中國建筑建設的地標項目,已經登上了科威特、泰國、肯尼亞、塔吉克斯坦和阿爾及利亞等國流通貨幣,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同時,中國建筑持續推進品牌海外傳播,實施可持續戰略品牌項目“魯班工匠計劃”,開展“建證幸福”品牌行動,制作《建筑在說話》《建證城市新生·十城記》等紀錄片,講述多國政要、民眾眼中的“中國建造”故事,不斷擴大“朋友圈”。
(三)品牌創建成效
通過持續系統加強品牌建設,“中國建筑”品牌價值及美譽度不斷提升。截至2024年6月底,在國務院國資委評選的“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首批優秀成果”中,“中國建筑”作為5家央企之一獲評“集團品牌”,旗下“中海物業”獲評“服務品牌”,集團位列“中央企業品牌建設能力TOP30”榜單第7位、蟬聯行業首位;在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以品牌價值2723.68億元蟬聯建筑建材行業首位,品牌價值較上屆提升291億元;在英國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位列第13位、蟬聯全球行業首位。在新華社主辦的“2024中國品牌全球傳播力大會”上,“中國建筑”榮獲“中國品牌全球傳播力新擔當”獎項。
三、下一步考慮
中國建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工作要求,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聚焦“品牌價值提升”目標,以“中國建筑品牌引領行動”為抓手,落實“筑牢品牌根基、強化品牌管理、推進品牌實踐、加強品牌傳播、加速品牌國際化進程”等五方面重點工作,探索開展品牌資產管理工作,持續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打造管理科學、貢獻突出、價值領先的卓著品牌,努力將“中國建筑”打造成為“中國建造”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