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昆侖號”國之重器 提升中國高端裝備核心競爭力
打造“昆侖號”國之重器 提升中國高端裝備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12-04
一、品牌總體概況
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自主研制的“昆侖號”是我國目前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多、應用場景最廣泛的高鐵箱梁鋪架設備,也是世界首臺千噸級高鐵箱梁運架一體機。該產品2020年6月在我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首次應用。“昆侖號”的順利應用,填補了千噸級高鐵箱梁運架設備的全球空白,對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高鐵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目前,“昆侖號”系列大型運架設備已走出國門,遠銷新加坡、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千噸級運架裝備全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75%,為中國裝備“走出去”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品牌建設典型做法
(一)品牌創建背景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規模的擴大,高鐵橋梁架設面臨的地形、地質、環境條件越來越復雜,跨越河流、溝谷的高墩橋梁以及軟基沉陷地區的深基礎橋梁越來越多,建造更大跨度、更大噸位的簡支箱梁橋成為行業共識。在這種背景下,2016年,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啟動“高速鐵路大跨度簡支箱梁建造關鍵技術研究”,中國鐵建承擔了“高速鐵路40米預應力簡支箱梁運架成套施工設備研制”任務。2020年6月,中國鐵建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千噸級高鐵箱梁運架一體機“昆侖號”在我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首次亮相,僅用218天就順利完成湄洲灣跨海大橋架設任務,架梁速度提升25%,解決了施工周期及大跨度海上箱梁等施工難題,其安全性、工效等驚艷世界。“昆侖號”的誕生及成功運用,進一步鞏固了我國高鐵建設領域的領跑優勢,標志著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二)品牌創建實踐經驗
為做好“昆侖號”品牌建設和傳播,中國鐵建早在“十三五”規劃初期,就明確“加強研發制造,加快產業升級,推動工業制造產業從傳統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的發展戰略,對高端制造業進行頂層設計,著力提升高端制造業在企業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1.堅持高端定位,提升“昆侖號”品牌競爭力
一是發揮傳統優勢,實現品牌升級。在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國高鐵技術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鐵建始終走在前列、勇于擔當。早在2006年4月,中國鐵建在承擔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施工任務過程中,研發了12項高鐵施工的核心技術,完善了中國高鐵施工的技術標準體系,并創造了我國第一片900噸箱梁和第一塊無砟軌道板。中國鐵建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先后培育大型養路機械、掘進機械、軌道設備、特種施工設備、橋梁施工設備、起重設備、鋼結構、鐵路電氣化施工設備等八大類核心產品,形成了產業特色突出、產品覆蓋面廣、生產設施先進、研發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工業產業新格局。“昆侖號”的設計研發和成功運用,正是中國鐵建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證明。
二是突出產業協同,構建品牌格局。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鐵建目前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擁有國際領先的掘進機制造基地,掘進機年產能達200臺,占據國產市場的“半壁江山”,TBM國內市場占有率85%以上,可為國內地下工程提供智能化施工整體解決方案和高端裝備,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大型養路機械主力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80%;高鐵電氣化產品及配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種類豐富。“昆侖號”的設計研發過程,正是中國鐵建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的一次經典范例。“昆侖號”作為非標產品,其關鍵零部件均需定制,中國鐵建研發團隊加強與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等各方的緊密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聯合軸承廠企業完成關節軸承制造,保證“昆侖號”靈活行走;聯合鋼鐵企業研發可用于航空、潛水級別的新材料GT785鋼材,使“昆侖號”主梁力量強大、韌性十足;聯合輪胎企業研制小直徑、大承載輪胎,將最大軸重從23噸提升至30噸,滿足“昆侖號”重載需求。同時,還積極拓展銷售渠道,與各大經銷商和終端用戶建立良好的溝通與服務機制,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和反饋,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構建“昆侖號”大品牌格局。
三是打造優勢集群,發揮品牌效益。以“昆侖號”為牽引,中國鐵建繼續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發力,持續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僅在橋梁施工設備領域,就先后成功研制世界首臺跨座式PC軌道梁運架設備、全國首臺900噸高鐵箱梁流動式架橋機、全國最大噸位的2700噸節段拼裝架橋機、全國最大噸位輪胎式提梁機、全國首臺千噸級分體式架橋機、全國首臺鐵路橋梁換運架一體機“太行號”等一系列高端智能裝備,充分發揮了“昆侖號”品牌集聚效應。目前,中國鐵建生產的千噸級運架裝備全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75%。與此同時,中國鐵建還在盾構領域研制一系列“國之重器”,包括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盾構機“定海號”等,彰顯了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強大實力。
2.堅持多維傳播,增強“昆侖號”品牌感染力
一是創新傳播形式,塑造“昆侖”形象。精心制作“昆侖號”架橋機樂高積木模型,繪制充滿趣味和故事性的“巨無霸”誕生記漫畫,讓公眾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中國鐵建的創新精神以及“昆侖號”所蘊含的品牌內涵。定制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昆侖號”周邊文創產品,打破了傳統宣傳的局限性,拉近了“昆侖號”與公眾之間的距離,使“昆侖號”品牌形象愈發鮮明。
二是整合優勢資源,展示“昆侖”風貌。精心策劃“昆侖號”海上架橋視頻,先后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社、國資小新等官方微信、微博、抖音轉載推送。策劃拍攝經濟半小時《高鐵建設:跨海洋穿沙漠》、創新進行時《架橋“巨無霸”》、發現之旅《品質》三部專題紀錄片,“昆侖跨海”一時間成為網紅熱詞,“昆侖號”品牌風貌得以全方位展現。
三是扮靚品牌形象,講好“昆侖”故事。抽調研發團隊骨干青年組建“昆侖號”宣講團,面向大眾講述“昆侖號”背后的故事,科普宣講研發成果,廣泛參與“國之重器·荊楚建造”“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等各類宣講30余場次,讓大眾親身感受“國之重器”的品牌魅力。
3.堅持量級傳播,擴大“昆侖號”品牌影響力
針對國際傳播,加強與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海外賬號的聯絡互動,策劃組織“外國小哥看央企”專題節目走進湄洲灣跨海大橋,推出“昆侖號”英譯視頻,向全球講述“昆侖號”跨海架橋的輝煌事跡。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將帶有“中國鐵建”標識的架橋機轉發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點贊超千萬次。
針對國內市場,策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時尚科技秀—―凌空飛跨的架橋先鋒》《科幻地帶》等專題欄目,全面深入挖掘“昆侖號”背后所蘊含的科技價值、工程意義以及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推動作用,觀看人數超千萬;中國鐵建工程師走進《中國制造日》直播間講述“昆侖號”的前世今生,全網20多個平臺同步直播,線上觀看人數累計超過千萬,#中國制造日#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0.5億次,量級傳播效應頻頻閃現,展示了中國鐵建裝備制造的高質量發展成就。中國臺灣媒體《關鍵時刻》欄目更是驚嘆,大陸這只“巨型長蟲”的造橋實力要比臺灣快10倍以上。
(三)品牌創建成效
一是注入核心科技,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昆侖號”具備行業最先進的人機交互系統、起重自動調平等科技,攻克了支腿自適應、自動對中駕駛等多項技術難關,先后獲得國家專利72項,發表科技論文28篇,主編專著1本,代表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最高水平。2022年9月27日,“昆侖號”亮相“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此外,其系列裝備先后亮相新加坡國際產業合作大會暨中國機電產品品牌展覽會、東盟博覽會品牌展覽會等20個國內國際展會,成為彰顯國家實力的亮麗名片。
二是擴大輻射范圍,助力高端裝備領域走出去。中國鐵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持續發揮“昆侖號”品牌影響力,在裝備制造中形成的中國制造標準已遠超歐盟水準,獲得國際認可,有力促進國內外高鐵施工裝備的有效對接。自主研制的JP60-32、JP100-50節段拼裝架橋機、90噸橋面吊機等大型高端裝備遠銷新加坡、泰國、斯里蘭卡等國。
三是積極對外推介,“昆侖號”品牌及其研發團隊榮獲多項表彰。在中國鐵建大力推介下,2021年,“昆侖號”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2023年6月,其設計模型及手稿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2023年7月,入選“100件新時代見證物名單”。2024年5月,入選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首批優秀成果。中國鐵建“昆侖號”研發團隊先后獲評“全國科技大會先進集體”“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荊楚楷模”,入選2022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1人獲評全國鐵路青年崗位能手,6人次獲評省部級勞動模范。
三、下一步考慮
“昆侖號”系列裝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充分展示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領先世界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中國鐵建將持續汲取新時代“昆侖號”品牌的精神力量,以智能制造為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制造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推進裝備制造產業數字化、軟件化和網絡化轉型,為我國高端制造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貢獻智力資源,打造更多“中國制造”品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