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5-30
“關于鍋爐,我什么都想研究!”曾獲山西省勞動模范的95后李培德,喜歡這樣介紹自己的成長之路。入職以來,李培德從燃煤機組、生物質鍋爐、垃圾焚燒爐到燃氣機組,大大小小已參建10余個項目。如今,他已成長為中國能建山西電建鍋爐安裝工程處副經理。
項目現場的“問題少年”
“我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I人?!崩钆嗟率莻€典型的山西大男孩,濃眉大眼,高挺鼻梁,性格安靜內斂,淳厚樸實。
2014年,李培德入職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此時該公司正處在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剛剛畢業的他成為鍋爐工程處輔機安裝專業的一名新兵,一頭扎進傳統煤電清潔改造的最前線,投身山西晉能國金2×350兆瓦熱電項目現場。
剛入職的李培德在同事看來很是內向,一上班就悶頭泡在施工現場,跟著老師傅們實地學習鍋爐風機吊裝,一下班就把頭埋進書本里,熟悉鍋爐風機安裝的每一道工序。生活中沉默寡言的他,面對專業問題,卻滔滔不絕。他經常手里拿著一大卷圖紙,側兜揣著一個小本,邊走邊看邊記,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從項目經理到施工員,他會追著問個底朝天。線上課堂的打卡也從不落下,筆記本上涂涂畫畫,寫得滿滿當當。晚上睡覺,滿腦子都是水冷壁、布風板、剛性梁......久而久之,李培德成了項目現場有名的“問題少年”,項目經理甚至戲稱他是“十萬個為什么”。
這些年,李培德每天堅持寫日記,記錄學習內容和工作進展,大大小小的筆記本寫了20多本。“內向的性格反而讓我更專注,讓我靜下心來鉆研細節。在記錄了幾百個問題后,你會發現很多創新點都源于這些笨功夫,這些筆記本都是我的‘技術地圖’?!彼χ屯路窒碜约旱慕涷灐?/p>
李培德的工作日記本
聊起專業I人變E人
“聊起鍋爐,他絕對是個E人。”身邊的人總這么調侃李培德。
談起專業,李培德滿眼是光,“干了350兆瓦,就想干660兆瓦,干了煤粉爐,就想干流化床鍋爐。鍋爐安裝就像拼積木,不僅有意思還特別有挑戰性!”2018年,李培德奔赴世界首座66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山西平朔2×660兆瓦低熱值煤熱電新建項目。該項目燃燒以煤矸石為主的低熱值煤燃料,鍋爐效率達到91.3%,是國家第一批煤電聯營重點項目之一,也是適于大量推廣的高效潔凈煤發電技術。
面對新機組,總需要研究最適配的安裝方法。電廠內設的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環保型鍋爐,其外置式換熱器作為重要傳熱部件,是鍋爐安裝的重難點。換熱器體型龐大,大部分為高合金材質,受熱面多為散管,管排間距狹小,焊接質量要求極高。如果采用傳統的爐內安裝,工期長、耗用人工多,施工進度面臨極大考驗。李培德大膽地猜想,是否可以調整施工工序和焊接順序,嘗試用外置床整件安裝換熱器,就像組裝人工心臟,拼好了再塞進鍋爐。
李培德在指揮鍋爐風壓試驗
有了想法,李培德就開始一遍遍地演練。對外置床內部受熱面管排安裝順序的確定,需要深入組件中仔細研究部件特質,充分考慮鐵工安裝、焊工焊接、金屬檢測等位置和方位以及施工工序。李培德鉆進去一琢磨就是幾個小時,最終成功研究出最適配的施工工序,確保高溫再熱器等受熱面的焊口合格率達100%。
年輕的李培德,一直奔跑在創新路上。風室水冷壁是循環流化床鍋爐主要的進風設備部件,其結構復雜,分體供貨部件多且呈不規則形,安裝難度大。為了找到更加簡單高效的安裝方式,李培德和同事每天抱著圖紙仔細研究,筆記本上畫滿了各式各樣的流程圖。經過反復論證,他們決定采取布風板散件和風室內、外側墻地面分段組合兩種安裝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難度,節省人工費10余萬元,工期也縮短了10天,為項目“技術減碳”創造了有利條件。李培德作為第一作者編寫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外置式換熱器施工技術》和《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室水冷壁安裝工法》《煙風道方圓節制作技術研究》分別獲得2019年度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和2021年度、2024年度中電建協工法。
從“問題少年”到“技術大拿”
在一個個“搭積木”的歷練中,李培德逐漸從“問題少年”成長為帶隊伍的“技術大拿”。
“閑暇時,我們是打成一片的兄弟,遇到難題,他是一絲不茍的老師?!卞仩t安裝工程處00后小伙說。李培德帶隊伍就是把問題“發揚光大”,拉著徒弟滿現場實操,邊實操邊畫圖邊提問,一個小數點兒都不能錯。
李培德在檢查擋板門開關位
2021年,中國能建山西電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生物質發電項目加速推進。春節前夕,寒風蕭瑟,李培德所在的五寨生物質項目進入投產發電攻堅階段。此時,項目新型機組在調試過程中出現給料機易堵塞、下料不均勻的問題,嚴重影響機組正常運行。設備廠家一時無法到場,李培德決定帶領幾名青年骨干留守現場,他們立馬成立“90后攻關小組”,白天蹲現場記錄數據,晚上頭腦風暴,最終利用“階梯式給料裝置”解決了難題。
如今,李培德帶領的項目建設團隊,已成為中國能建山西電建重要的青年技術力量?,F在團隊中誰有疑問,他都會說:“走,去現場找答案!”他們穿梭在煤電機組間,大力開展節能降碳技術研究,在創新創效前線,牢牢豎起青年先鋒旗幟。年輕的李培德正奮戰在項目一線,盡情揮灑自己的火熱青春。
【責任編輯:張任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