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7-18
焊接作業時,電弧的溫度在6000℃至8000℃之間,車間內的溫度在-10℃至40℃之間。國家電投所屬國核設備生產技術部焊工徐穎慧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將自己的編號印在了海陽、三門等多個核電項目關鍵產品的焊縫上,像焊花一樣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初學焊接技術時,面對嚴格的焊接門檻,徐穎慧總和自己“較勁”,抓住一切時間學習焊接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焊接技藝。為了增加手部的穩定性,她在腕部懸掛磚塊進行力量練習;為了提高左手的靈活度,她每天吃飯、喝水、寫字都用左手;為了弄懂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知識,她認真記錄并熟記于心……
徐穎慧在焊接機械模塊管道組件。
2015年入職國核設備時,徐穎慧剛滿20歲,工作“沖勁”十足。在狹窄空間作業時,男同事有些為難的地方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耐心細致,對完成的焊縫總是反復琢磨、力求更好。飛濺的焊花是見證,更是扎根一線的勛章。2016年,KB模塊(位于輔助廠房的設備模塊)訂單急需焊工。“當時自己沒想那么多,只想著試一試。”這一試就是九年,其中的辛苦只有徐穎慧自己知道。探傷不合格就一直練,焊接方法不對就重新摸索,直到能夠達到核電標準。這段時間,她扎扎實實打牢了基本功,成長為核級焊工隊伍中的“頂梁柱”。
徐穎慧查看核級壓力容器焊縫質量。
“我喜歡挑戰,管道越細越難焊,但是焊成之后很有成就感。”焊接技藝提升了,徐穎慧又開始嘗試解決焊接中的疑難焊縫。面對內壁直徑8毫米、管壁厚度2毫米的超細管道,既要保證焊縫的強度和抗壓性達標,又要確保內部通道不被堵塞,其間還要精準把控焊絲的粗細、氣體保護的流量、組對的間隙、焊槍的角度等細節,確保一次焊接成型。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管道變成實心,功虧一簣。即使順利焊接完成,徐穎慧也不能放松,這個超細管道要與別的管道一起完成組裝,進行最后一步合格測試——打壓試驗。測試中,隨著氣體順利進入管道,管內氣壓快速升高,焊縫順利達到承壓標準,這意味著徐穎慧完全掌握了該項模塊超細管道的焊接方法。
技藝精進的同時,徐穎慧不忘大膽創新。在管道氬弧焊(鎢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過程中,為了保護不銹鋼管道焊縫不被氧化,焊工們需要在焊接前向管內充入惰性氣體——氬氣,并封堵管道兩端后再進行焊接。封堵管道口所用的工具是車間清潔用的棉布。焊接過程中,徐穎慧發現隨著焊接位置的變化,焊接試件在轉動時棉布極易脫落和燃燒。沒有了氬氣保護,焊縫就不合格,產品又要重新返工。“相當于白干,不僅我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的同事也遭受過同樣的問題,為什么不做幾套工具把棉布替換掉呢?”她在心里盤算著。徐穎慧參照不同規格管道的尺寸,用不銹鋼制作了一整套充氬工裝。“我就是把想法落地,讓后續的焊接更高效更方便。”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改良”,在后續生產中為企業節約了三分之一的氬氣,使生產流程變得更為安全可控,進一步保證了產品的焊接質量。
現在,由徐穎慧焊接的產品合格率已達100%。2025年1月,她獲評“國家電投集團2024年度先進工作者”稱號。“現在對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別停下。”回望來時路,徐穎慧感慨道。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