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絲路之約——記中國煤科科工儲裝蒙古國裝車站項目
赴一場絲路之約——記中國煤科科工儲裝蒙古國裝車站項目
文章來源: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7-28
自2022年國產智能化無人裝車系統首次出口到蒙古國以來,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下屬中煤科工智能儲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工儲裝”)已陸續派出十幾批次技術專家前往蒙古國進行技術指導與技術支撐,三年來,穿梭于中蒙之間的往來不斷,在推動建設“一帶一路”的道路上,烙下了中國煤炭科工的印記,留下了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影像。
第一次把中國裝車站建在蒙古國
一次偶然的機會,蒙方代表來到科工儲裝——設計制造散裝物料定量裝車系統的中央企業,了解到了這一在國內已成熟運用于鐵路、公路、港口的快速定量裝車技術,經過兩輪溝通,順利開啟了雙方跨境合作新篇章的序章。
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位于蒙古國南部南戈壁省朝格特車齊,是目前世界儲量最大的煉焦煤礦,年開采量近兩千萬噸,煤炭裝載依靠傳統的人力鏟車方式,效率低、能耗大、不環保。科工儲裝作為業內的龍頭企業,在煤礦、非煤礦山、集運站、港口碼頭已建成200余套智能快速定量裝車系統,每小時裝載量最高可達5000噸,不斷以先進的技術、卓越的品質、完善的服務、誠信的經營,贏得客戶的肯定與信賴。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經過兩輪交涉,迅速達成合作意向,2022年1月正式簽約,2022年9月設備交貨完成,2024年3月安裝調試完成進入試運行,蒙古國首套智能無人化火車快速定量裝車系統正式投入運營。截至2025年6月蒙方與科工儲裝已累計簽訂5套火車、汽車快速定量裝車系統。
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建設中的裝車站
攜手應對困難與挑戰,共赴絲路之約
中蒙雙方的高配合度讓此次跨國合作十分順利,從達成意向到簽訂合同,從備貨交貨到安裝調試,再到正式啟用開幕式上,蒙古國交通部、礦業部、鐵路局等各方嘉賓給予整個裝車系統的高度評價,共同見證了不到60秒即可完成一節車廂裝車的中國速度,每一步的順利推進都傾注了中蒙雙方的大量心血與付出。
中國煤炭科工科工儲裝在承接該項目時,充分考慮到了礦區產能、所處高寒戈壁地區等因素特點,結合相似地區裝車站的建設經驗,為礦區設計、配置了整套火車、汽車裝車站建造方案,并對所有智能系統中的相關設備都進行了必要的耐寒處理,順利的讓中國裝車站第一次在蒙古國實現了世界級的智能化快速定量裝車效率。
從2022年到2025年,從項目立項、籌備、設計、施工、調試到投用,中蒙雙方共同努力、團結協作,克服了疫情、惡劣氣候等諸多困難,一批批建設者們帶來了世界領先的中國技術,一座座裝車站在塔本陶勒蓋礦區拔地而起,一步步創造了蒙古國項目的建設奇跡,留下了一張張靚麗的中國名片。
蒙古國首套智能無人化火車、汽車快速定量裝車系統
這煤的性子可太“倔”了!
技術調試團隊來到蒙古之后,根據有限的時間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調試計劃,積極協調推進工程進度,完成從皮帶上料、自動配煤、定量裝車到報表管理的裝車系統全流程調試工作。但現場調試工作總是有始料未及的情況發生,這次出給調試團隊的難題是礦區煤質的超強粘結性。
這煤的性子可太“倔”了!死死“黏”在倉壁上,傳統的點式空氣炮轟擊根本無法撼動這黏性“堡壘”,仿佛被無形的膠水固定,預設的常規振動器在它面前徒勞無功,下煤口空懸,運輸皮帶空轉,整個系統如同被扼住了咽喉,監控屏幕上代表煤流的曲線幾乎平直,現場蒙古操作員焦急地比劃著,眼神里寫滿困惑與期待。
強粘結煤是煉焦配煤非常寶貴的煤種,在配合煤料中使用強粘結煤,可以增強配煤的粘結性,但在快速定量裝車裝載煤炭過程中,該煤種的低流動性和強附著性,嚴重制約著裝載效率。不僅導致司機無法以勻速行駛方式完成裝車作業,無法達到原設計裝載能力,強附著性還會造成煤倉堵塞,導致裝車作業中斷,影響上游的生產進度。
中國煤炭科工所屬科工儲裝的技術調試團隊憑借豐富的現場經驗,雄厚的技術實力,快速的現場應變能力,連夜在現場展開頭腦風暴:“常規振動是‘面’刺激,我們試試更精準的‘點穴’!在倉壁最易板結的核心區,加裝強力梳松機,像鋼指般直接插入、攪動、破碎!”“對!再給空氣炮裝上‘眼睛’和‘大腦’——用雷達實時感知板結厚度,智能判斷何時、何地需要炮擊支援,空氣炮與梳松機協同作戰,邏輯閉鎖確保精準打擊!”就這樣,技術團隊第一時間對現場調試方案進行調整。此后連續一周時間里,又不斷對空氣炮、疏松機等清堵措施日夜調試,將雷達料位計的數據流編織進嚴密的程序邏輯。
方案調整后,系統程序可以精準檢測煤倉的堵塞情況,通過稱重傳感器對煤倉內煤料重量進行實時計量,再結合時間信息計算出瞬時流量,對比出流量偏差率,從而實現對堵塞級別的實時分類。當系統再次啟動,梳松機強勁的鋼臂在煤塊內部開始有力的旋切,與此同時,空氣炮在程序精準指揮下于關鍵位置發出沉悶而果斷的怒吼——頑固的煤塊應聲瓦解,如同被馴服的巨獸,煤流終于順暢地奔騰而出!蒙方人員由衷贊嘆“哈拉爾(好)”!
煤倉實地調查強粘結煤的流動性與黏聚力
設備試運行GOOD!GOOD!GOOD!
技術調試團隊在蒙古之行即將結束的這一天,迎來了最終的設備試運行測試。技術團隊同蒙方人員完成常規檢查、數據核對工作后,開始測試。通過集控系統檢測各設備運行狀態,指導蒙方操作人員進行裝車作業,以及保障現場設備穩定可靠運行,試運行期間各項設備均實現了良好運行,未發生故障停車情況,平穩高效地完成了汽車裝車作業。當五輛貨車裝載結束后,現場所有的人都歡呼雀躍起來,紛紛豎起大拇指“GOOD!GOOD!GOOD!”。
設備試運行測試
這一句簡單的“good”是對中國裝車技術實力最直白的肯定,更是中國煤炭科工科工儲裝人十年磨一劍的生動回響。中國制造裝車站第一次在國境線外運轉裝車,背后是技術團隊無數次參數調試的較真、無數個晝夜攻關的執著——他們不僅要克服異國他鄉的環境挑戰,更要在技術標準的差異中找到突破點,讓中國技術既“走出去”又“立得住”。
“求實、創新、奮斗、超越”的精神不是口號,而是焊花里的專注、圖紙上的精細、風沙中的堅守。我們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在絲路土地上續寫著屬于新時代的故事:用中國裝備的高效運轉詮釋“中國速度”,用攻克難題的硬核實力彰顯“中國力量”,用兼容并蓄的技術方案傳遞“中國智慧”。中國煤炭科工人用實干證明,當初心與使命扎根在奮斗的土壤里,就能生長出連接世界、共創未來的力量。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