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劍:以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李利劍
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利劍做客“對話新國企 奮進新時代”兩會訪談節目,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以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




視頻來源:新華網

-
[主持人]
聚焦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大家好,這里是新華網演播室。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和新聞中心聯合主流媒體平臺共同推出“對話新國企·奮進新時代”系列網絡訪談,深度對話國資央企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詳解國企改革發展熱點議題。今天的主題是:以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利劍先生,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先生,歡迎二位!
-
[主持人]
新時代背景下,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方面,國有企業遇到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
-
[${content.title}]
${content.acText.htmlContent}
-
[主持人]
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要繼續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安鋼在這方面有哪些經驗?
-
[李利劍]
我們國家的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的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安鋼也深刻認識到,必須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追求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是做了下面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持“中高端”路線,發展邁向高質量。為適應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要求,安鋼堅定不移走品種、質量、效益之路,重點從供給側發力,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高端產品、高端用戶“雙高”定位,圍繞汽車、高強、耐候鋼以及戰略用戶、重點用戶、重大裝備、國家重點工程需求,提出以“高端用戶促進安鋼高端產品”,著力打造一批技術領先、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拳頭產品和在國際國內叫得響的一流品牌。持續推進工藝完善、技術進步和裝備升級。下一步,安鋼將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安鋼智能化制造轉型。
二是定位“第一方陣”,指標全面進入行業前1/3。堅持深化完善“板塊加專題”運作,鐵前板塊要在高爐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加大降本攻關力度,生鐵成本力爭實現全年“破均線”、季度進入行業前1/3的目標。鋼后板塊以直供直銷、高效品種“兩大比例”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服務型鋼鐵,不斷提高重點品種銷量。
三是攻堅克難,持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試行員工持股,并積極發展新的產業實體。堅持“集團化管控、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以及“分灶吃飯、分頭突圍”的思路,全面推進內部市場化改革。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為主導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重點突出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四是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現代化鋼鐵強企。去年,我們把產能置換轉移作為發展動能轉換的著力點,站在優化全省鋼鐵布局、主動擔當河南鋼鐵工業發展重任的高度,制訂了《優化布局、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實施方案》。走出安陽發展安鋼,安陽本部通過減量提質,致力打造精品板材基地,實現產品升級,銷售收入不減,效益明顯提升。
-
[主持人]
新時代對于生態環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圍繞綠色發展、生態轉型,安鋼做了哪些工作?
-
[李利劍]
我們提出“既要企業發展,更要碧水藍天”,這是安鋼綠色發展、生態轉型的最終目標。圍繞著這項目標,安鋼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安鋼生態轉型,逐步探索一條環境保護與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經營發展協同共進的發展道路,為美麗中國建設增光添彩。
一是著力實現綠色轉型。我們認為環保不僅是政治任務,也是最大的民生,更是企業發展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環保搞不好,受害最大的實際上是企業的職工和家屬。必須做好綠色“加法”和治污“減法”,以更高的境界、更寬的視野、更快的速度謀劃綠色生態轉型,以最先進的技術、最成熟的工藝、最好的裝備推進環保提升項目建設,嚴控環保參數和運行標準,不僅要達到限值排放,更要努力實現“近零排放”,持續鞏固提升環保新優勢,以行業標桿的標準,實現安鋼綠色生態轉型。
二是著力實現綠色制造。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內部環保管控,堅定不移地把綠色理念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從冶煉制造到產品面市,全流程打造集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物流于一體的綠色產業鏈。突出綠色制造,推進清潔生產,強化現有環保設施運行管理,提高環保設施運行質量,突出關鍵環節的污染源治理,徹底治理無組織排放,不斷提升生產制造全過程的清潔化水平。突出綠色產品,發揮能源中心作用,合理配置能源介質,加強一次能源管理和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把散落的“碎銀”聚合回收,顆粒歸倉,為安鋼產品打上綠色烙印。突出綠色物流,優化廠區物流,建設廠區物流大動脈、大環線,不斷提升物流效率,提高火車運輸比例,以更加節能、更加環保的運輸方式,打造“綠色物流”新優勢。
三是著力發展環保產業。今年1月5日,安鋼牽頭幾家單位聯合開發的焦爐脫硫脫硝技術,通過中國金屬學會成果鑒定,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今年1月16日,焦爐上升管余熱回收技術通過中國再生資源協會成果鑒定,也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下一步,安鋼將進軍綠色環保產業發展,致力推動這些先進的環保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應用,為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也為我們的多元產業發展提供堅定的基礎。
四是著力建設綠色工廠。在這方面,我們提出要建設公園式、森林式的“園林化”工廠,這是我們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現在已經開始進行招標,馬上就要實施動工,目前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規劃方案,開始實施廠區“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將按照景區的建設標準,做出各具特色的綠化美化景觀,由內到外徹底改善廠區環境面貌,把安鋼建成園林化企業,塑造安鋼“天藍、地凈、水清、草綠、物潔”的新形象,使安鋼成為最適宜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我們提出來要使廠區變成景區,使工廠變公園,成為工業旅游、藝術取景的寶地,實現企業與城市和諧共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雙贏格局。
-
[主持人]
作為行業專家,您認為在新時代背景下國企遇到的最大機遇和挑戰是什么?
-
[李新創]
從機遇來講,我個人感覺,從三個方面看。
第一是發展。中國今天發展的階段已經從過去追求高速度向追求高質量發展,這就為像國有企業這樣綜合實力比較強、素質比較高的領軍企業創造了非常難得的機遇。因為國有企業在產品、品牌、環境、服務、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比較強的優勢。發展的理念轉變,為國有企業創造了機遇。
第二是改革。盡管我們改革開放已經40年,但是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還有很多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制度。在下一步改革中釋放國有企業的活力,讓國有企業真正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在體制機制方面發揮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這些都會給國有企業創造一流企業帶來很多機遇,比如說在國有企業內部的深化改革、在混合所有制、在并購重組等各方面都會創造機遇。
第三是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回顧過去40年,一個是1978年打開大門,加入世貿使我們的大門打得更開,現在新時代“一帶一路”,我認為是更高水平、更廣視野、更深地進入世界,這恰恰也給國有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因為中國走向世界,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企業、更好的品牌走出去,而不是讓那些污染的企業、信譽不好的企業走出去。
因此,在發展、改革和更深的開放方面會給國有企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創造更好的機遇。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一定要創造一流的產品、一流的環境、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標準,當然,我們追求一流企業也要強調一流效益,否則很難說我們是一流企業。
國有企業在過去的發展中有很多寶貴經驗,但也面臨很多挑戰,挑戰就是如何按照國際的、一流企業的標準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從全局來看,我覺得安陽鋼鐵未來應該說還有很廣闊的空間。應該做好“三優、一改、一提高”,就是說進一步優化環境,使工廠成為城市很美的景點;二是進一步優化產品,創造一流產品,這是我們企業生命的根;三是優化布局,因為整個安陽市的工業企業比較集聚,如何更好地讓安陽鋼鐵在全省乃至全國更好的布局也是重大挑戰。
“一改”是真正深化改革,這個應該是下一步發展的最大動力和最有潛力的空間。
做好這“三優”、“一改”的目的就是提高企業效益,不僅僅是為職工,也為企業下一步發展,特別是作為國有企業為社會做貢獻。我對我們國有企業還是非常充滿信心的,可以說我們有條件、有能力創造更好的一流企業,適應更大的挑戰。